唐峥看向大车,再问道:“都准备拖了?”
陈风双手一拱,大声道:“幸不辱命,我灌云县强征几千渔家之女,昼夜不息奋力赶工,拆了旧网,拼上家当,此次统共编织渔网一百二十丈,堪称古往今来最大的网,啊哈哈哈,唐大人啊,不愿冬捕能不能成,咱们注定要被写进史书啦……”
一番豪言壮语,看似豪迈异常,然而陈风紧跟着便压低声音,咬牙切齿道:“你这冬捕若是不成,本官怕是要被百姓生撕了,被撕之前我先撕了你,咱哥儿俩一起去走黄泉路。”
唐峥耸了耸肩,伸手拍了拍陈风的肩。
然后他霍然转身,大喝道:“来人,凿冰……”
一声令下,一呼百应,但见一百个遴选而出的壮汉奔上湖面,各持铁凿铁锤对着厚厚冰面凿击。
陈风有些紧张,周围众人更加紧张,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盯着湖面,盯着日光下不断崩飞的冰屑碎片。
“唐兄,能成么?”陈风舔了舔嘴角,看似很是镇定,其实双手都在颤抖。
唐峥同样注视着湖面,沉声道:“此次冬捕,先要凿冰,每隔十五步砸开一个大冰洞,连起来足有一里长……”
这时那边凿冰已经见水,唐峥忽然停下解释的语言,大声又下令道:“第二队,下穿杆。”
又是一百壮汉,各持一根长长的木杆奔到冰洞旁边,然后将木杆奋力深入冰洞之中,看木杆下穿的深度最少也得五丈。
唐峥再次大喝,下令已如怒吼,道:“抬起渔网,套上穿杆……”
那边早已有人从大车卸下渔网,一群壮汉抬着渔网狂奔跑向冰洞,然后和先前凿冰的壮汉们携手用力,将巨大的渔网通过穿杆不断往冰洞里塞。
整个湖面四周,早已人山人海,无数百姓翘首以盼,目光中都带着期待之色。
冬捕!
若能捕上冬鱼,那就不用挨饿了。
“陛下,您觉得能成么?”
远处道路之上,女皇同一众大臣正在接近,有人下意识问了一句,语气中明显带着不相信。
“圣子,您觉得能成么?”
远处某个山巅,黄巢同样在带人窥探,此人手下也是问了一句,语气依稀带着紧张和担心。
“他,能成么?”
百姓人群
唐峥说的捕鱼之法其实很简单,这法子说穿了就是一个凿冰冬捕之法,在后世甚至发展成为一项旅游产业,创造出单网捕捞十七万公斤的记录。
单网十七万斤,这是什么概念?
整个琅琊县只有二十万人。
灌云县人口更少,满打满算十五万不到。
……
当日夜,陈风带领灌云县官吏连夜回程,寒冬之节时不我待,老百姓的肚子等不起,因为每时每刻都在饿死人。
唐峥同样忙碌起来,每天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两半使,冬捕这事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谁都不会,唐峥也只在冬捕旅游节看过一次,很多操作技巧他得亲自验证才行。
吃饭,一切都为了吃饭。
在这大乱萧条之世,又值青黄不接寒冬,没有什么比填饱肚子更重要,因为填饱肚子才能保住命。
两大县衙高速运转起来……
所有官吏别想着在家烤火安逸,每个人都被分派了沉重的任务,所有衙役全部派上了街头,税丁则是顶风冒雪不断在各个庄户上穿梭。
第一日,琅琊县税丁奔波至少五十个大庄,组织征召民夫超过两千人,遴选壮汉五百人随时待命。
第二日,灌云县官吏出现在各个渔村,县令陈风亲自带队,强征妇女一千余人,昼夜不停开始编织渔网。
第三日,琅琊县强征木匠两百余人,又征民夫五百余众,顶风冒雪上山,砍伐参天古木,唐峥命人在作坊那边点燃一根根火把,木匠们彻夜不息打造拉货的大车。
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
每天都有新的事务,每天都有新的命令,两大县衙高速运转,所有事情都要为冬捕让路。
用强,全是用强!
为了争抢时间,唐峥和陈风已经顾不得名声,琅琊县和灌云县都在使用强硬手段,不解释,不拖拉,没时间解释,也没理由拖拉,只要唐峥说一句这事怎么办,两个县的官吏衙役和税丁便如虎狼一般冲入民间。
强逼,强征,这一次不需要百姓理解,你们只需要听命令干活就行。
如此浩大声势,自然逃不过有心之人眼睛,两大县域每日都有探子来回奔波,不断将这里的事情传回各自势力。
“唐峥又在搞什么?冬捕,冬日捕鱼?他莫非在异想天开?”
大周都城之中,女皇怔怔拿着一封密信细看。
下方一众大臣议论纷纷,有人鄙夷低笑一声,道:“庶子得意便猖狂,才搞个柿子产业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谁,冬日捕鱼,哼哼,而今湖面冰有三尺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