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什么苛刻要求。
农家孩子谁没干过活?
在场百姓明显没把这事当事,反而觉得唐小先生说的很在理。
但是所有人都忽视了一件事,今日唐峥让孩子们帮他喂猪,不可能永远让孩子们帮他喂猪!
等到将来的某一天孩子们成长起来,那时候再做的未必是普普通通之小事……
……
唐峥继续又道:“上午读书练字,中午安排吃喝,然后你们小睡半个时辰,下午起床后去帮忙喂猪,喂猪用不了多少时间,顶多也就半个时辰,如此正好到了一天之中的未时,乃是一个人脑筋最为活跃的时刻……”
说到这里又是一停,微笑道:“有人以为清晨适合授学,其实一天中的下午和傍晚才最合适,但是这时候为师不再教你们读书,而是给你们开讲两个长篇大故事,我把这种开讲故事的方法命名为说书,以后也会成为咱们酒肆的传统特色。”
说书?
什么书?
酒肆门口,老儒生父女越发好奇,酒肆后门的小主公则是两眼晶晶发闪,似乎早就知道唐峥要搞这件事,但是一直没有说给她听,所以小主公显得很焦急。
“也罢!”唐峥忽然再次开口,神色悠悠道:“左右今天只是第一天教学,为师可以稍微改改定例,咱们今日不读书也不练字,我先给你们说上一段书……”
孩童们无所谓,毕竟太小还不懂学问的敬畏,百姓们同样无所谓,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唐峥怎么教都是对的。
唯独老儒生父女却忍不住踏前两步!
这两人不是普通百姓,心里都明白唐峥说书才是开办学堂的本意,只要听听他说的什么书,那便可推测出唐峥真正的用意……
这时恰好唐峥的声音悠悠响起,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飒然道:“我既不要钱,也不免费,吾之所求很简单,尔等未来归于我……”
嗯哼?
这算什么要求?
在场百姓满脸茫然,有些人连未来是啥意思都不懂,然后听到旁边有人议论,才知道未来指的乃是以后。
唐峥慢慢从椅子上站起,双目隐隐有光彩灼灼,他盯着偏堂里上百个懵懂孩童,忽然语带诱惑道:“自古师长,宛如生父,只要尔等答应,从此便是师徒,有我一口吃喝,便有尔等一口吃喝,谁若欺负尔等,我必睚眦报之,打不过,可偷袭,偷袭没机会,那便用毒计,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为师自认不是个君子,谁敢欺负我的徒弟,我从早到晚惦记着他……”
这番话说的堂堂正正,并不避讳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可惜偏堂里的孩子年纪太小,几乎没有人能明白唐峥的话。
倒是酒肆门口的老儒生听懂了,老儒生的女儿同样也听懂了,父女二人下意识对望一眼,老儒生忽然皱眉道:“这个唐小五,有些太奇怪,无论说话还是做事,不似民间浑噩少年……”
老儒生没有继续说下去。
女儿凌飞雪突然接口,语气同样带着思索,道:“此人明明是个乡间小子,为什么目光竟比大家子弟还要深远?他口口声声免费教书,其实看中的却是孩童未来,一旦这些孩子成长起来,他立马会拥有最坚实的拥趸!深谋远虑,伏笔千里,女儿也觉得他不像个民间少年!”
老儒生一捋长须,沉吟道:“为父最好奇的还是他心中所学,那个劝学篇写的实在太过惊才绝艳,今日怀王在朝堂上念出,连陛下都为之侧目赞赏,此子从小是个孤儿,并无师长教授学问,那么他的学问到底哪里来的?”
说到这里有些迟疑,忽然响起一种说法,忍不住道:“据说圣人可以生而通晓世间一切,莫非这小子乃是个天生的圣人。”
“天生的圣人?”
凌飞雪怔了一怔,随即噗嗤笑出声来,道:“爹爹勿要逗趣,凭他怎是天生的圣人?您忘了他喝的醉醺醺倒在咱家门口么,还大声嚷嚷看见了女儿的…呃,女儿的……”
突然有些脸红,连忙转移口风,故作镇静道:“圣人乃万世之师,他这行径不配做圣人!”
老儒生甚感有理,冲女儿点了点头。
这时唐峥在那边已经说完要求,原来既不免费也不要钱是这个说法,于是有百姓咧嘴憨厚而笑,扯开嗓子满不在乎叫道:“这算啥子要求嘛,俺做主替孩子答应啦,唐先生尽管放心,孩子受您一天教导,终生都是您的徒儿,如果哪个胆敢不听话,俺们大耳刮子帮您抽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