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两只老狐狸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71 字 10个月前

是这样啊!

佟养和一语点醒梦中人,洪承畴登时恍然大悟。

是啊,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按照满洲人的规矩,治下所有军民都必须剃头,整个脑袋被剃的光秃秃的,除了后脑勺上那一小撮金钱鼠尾,端是一根毛发也不剩。

这种情况下想让士兵们短时间内长出头发是不可能的,但要让他们把辫子绞了剃个光头却是再容易不过了。

是啊,清军士兵扮作和尚拥有天然优势,确实是要多少有多少。

这个佟养和确实有两下子!

洪承畴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恩,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本督还有一点担心,汉军旗的士兵大多是辽东人,口音很重,会不会引起西贼的警觉?”

汉军旗和绿营兵本质虽然都是汉人,可要是细究还是能够分出不少差别来的。

汉军旗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辽东人,追随满洲人的时间很早,故而被划归为旗人一类。

这种人除了会说汉话以外和满洲人已经没有任何的区别,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几乎一模一样。

最要命的是口音问题。

即便是刻意而为,乡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

汉军旗士兵不张嘴还好,一张嘴那一口浓重的辽东口音不立马就露馅了?

总不能解释说他们是辽东来的和尚,千里迢迢来成都求佛吧?

可佟养和似乎一点也不着急。

他稍顿了一顿道:“洪总督无须担心。下官有一些旗兵没有辽东口音?”

“哦?这是为何?”

“说来话长,有时间下官慢慢给总督大人解释。不过眼下还是先紧着战事吧。”

佟养和似乎并不想就这个问题详细解释,洪承畴自然也不好继续刨根问底,打了个哈哈跳了过去。

“在理,在理。那这件事本督便交给佟巡抚去办了。你尽可放手去做,本督绝不干涉。”

洪承畴一边捋须一边幽幽说道:“此计若能助我军夺下成都,本督必定亲自上表替佟巡抚请功。”

“如此便多谢总督大人了。”

佟养和似笑非笑道。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

对张可望而言成都附近的堡垒群本就是作拖延时间使用的。

他可以接受这些堡垒被攻破,只要届时张定国回援的大军赶到。

双方各有各的如意算盘,执行起来也是毫不含糊。

清军力求速克,西军则是能拖就拖。

清军不希望在攻打这些附属堡垒的时候消耗太多的实力,只肯派出绿营兵作战。

这种情况下清军一时竟然无法一锤定音。

洪承畴有些恼羞成怒。这些绿营兵也太不堪用了,这么简单的任务都完成不好,要他们有何用?

可骂归骂,气归气,这仗还得接着打。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得派出汉八旗的精锐接替绿营兵攻打堡垒。

汉八旗的士兵果然没有让洪承畴失望,甫一出战就占据了主动,用了没多久就拿下了全部堡垒群。

至此洪承畴总算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拔除掉成都附近的这些堡垒,意味着清军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的围攻成都。

洪承畴在与博洛沟通了一番后决定分派一些伤员驻守在这些堡垒中,以防西军再次占据。

接下来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一鼓作气拿下成都。

如何打却是一个问题。

强攻是不好使的,成都乃是坚城,城中云集了西军重兵。

张可望又早有准备,这种时候强攻简直是送人头。

棺材炸城倒是个好法子,可是洪承畴还是心里没底。

成都的城墙实在是太厚了,这么厚的城墙还真不一定能够炸的开。

思量了一番后洪承畴还是觉得用间最为稳妥。

所谓用间,早在皇太极主政时就经常使用,让明军头疼不已。

到了多尔衮摄政,这种战术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清军提前派人混进城中制造混乱打开城门,清军按照约定好的时间突然杀出一举攻入。

城中守军因为疏于防备往往来不及反应就丧失了对于城池的控制权,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