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军校开学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285 字 10个月前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朱慈烺可以借机笼络这些旧军阀。在他彻底掌握军权之前,还是要对这些人加以安抚的。

当然这些军将子侄在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人质,可以让这些军头们投鼠忌器。

结束训话之后朱慈烺并没有立即回宫,而是叫内侍去国子监宣召一人。

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成功。

只不过此时郑成功还叫郑森,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国子监监生。

听闻天子召见后郑森激动万分,也顾不得焚香沐浴了,直接跟着内侍来到皇明军校接受朱慈烺召见。

朱慈烺前世对郑成功就很推崇,认为国姓爷和李定国是南明少有的有能力改变历史走势的人物。如果郑成功那次著名的南京之战可以获胜,或许整个历史都会随之改写。

穿越后朱慈烺也十分希望和郑成功见一面,虽然此时郑成功还没有崭露头角,但好苗子早些收到手里总归是没错的。

头戴翼善冠,身着明黄色衮龙常服的朱慈烺端坐在皇明军校讲武堂上首的位置上。这个位置本来是该由讲官来坐,当然朱慈烺坐在这儿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他是皇明军校的校长。

“宣国子监监生郑森陛见!”

朱慈烺细细打量着这个迈着方步走入讲武堂的年轻人。

只见郑森穿了一身绛蓝色的直裰,头戴网巾脚蹬方头鞋,虽是儒生打扮身材却十分健朗。

再定睛细瞧,郑监生顶高额阔鼻直口方,双目炯炯神情肃然,进入讲武堂后便推金山倒玉柱冲朱慈烺行了大礼。

“国子监监生郑森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五月初九,南京国子监。

今日一早这座大明朝最高等学府前便香车宝马争驰于路,热闹非凡。但热闹却不是因为其本身,而是皇明军校的创立。

作为皇帝陛下钦点的官办学校,皇明军校的定位很明确,那就是为大明培养军官。

天子亲自交办的事情办事的人自然十分用心。不过这皇明军校的选址却是一件难事。

工部尚书高弘图觉得重新修建一座官学耗费甚巨,建议天子在现有官学的基础上进行翻修。

朱慈烺也觉得如今形势严峻,每一分钱都要省着花,便同意了高弘图的建议。

高尚书拟定的选址共有两处,一处是南京武学,一处是南京国子监。

这两处都是大明朝廷的官办学校,改造起来也容易一些。

从类型上说南京武学更贴近于军校,但朱慈烺最终还是选择对南京国子监进行改造。

因为南京武学的规模实在太小了,没有多余的屋舍用来改造。如果要重新征辟用地的话,就和新建一座官学没有两样了。

再者两处官学虽然都位于南京中城,具体位置却差的有些远。

南京武学位于三元巷以南,跑马巷以东,距离应天府衙不远。而南京国子监的位置则更靠北一些,位于四牌楼以北,成贤街以西占地足有一坊。

如果要找个参照物进行定位的话,南京国子监距离玄武湖极近,就在著名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北湖烟柳正南。

南京国子监实在是太大了,且大部分的号舍都空置未用,征辟改造起来十分轻松。朱慈烺之所以选择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国子监以东有府军右衙。如今五军都督府虽然废止,但其遗留下来的园区却可以加以利用,供皇明军校的学生列阵实操。最合适的地方便是府军右衙的小校场。

唯一的问题是南京国子监的监生们对此反应强烈。

文人和武人是天然敌视的两个群体,大明朝尤甚。在读书人眼中,武夫都是一群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丘八莽夫,而如今皇帝陛下竟然为了修建什么皇明军校,要征辟一部分国子监的号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