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泪流满面

食色男女 梅三弄 3238 字 10个月前

看到萧凌又去扯这些让人听都听不懂的话,吕坤正想扯到别的话题,但是仔细一琢磨萧凌的话倒是有些顿悟开来。

他自己从最开始的一无所有到后来努力拼搏最终荣誉加身但是终归是有死去的那一天,想想这难道不是和这条死去的鲸鱼一个样子吗,人本来就是无形的,等到死去那更是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是有形化作无形,还不如抱守归一,遵循自然。

想到这里,吕坤回头看了一眼萧凌,感觉自己一下子好像苍老了许多,突然觉得自己真的是应该退出这个历史舞台。

萧凌其实这段话还真是对吕坤说的,他这位;老丈人常年久居高位,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官威一种自大的心里,所以说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面,都喜欢用自己为官的思想来判断,其实这反而会使得很多事情约办越乱,再说了人本来就不是万能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优点和缺点。

现在看到这位老人的脸色,萧凌感觉到了一丝丝希望,赶紧趁热打铁道:“以后她们母女两个想回来的话,我会随时将她们送回来,当然您要是想过去看看她们的话,我那边的大门也是永远为您敞开着的。”

吕坤叹了口气后,立马就又抚掌大笑道:“好一个抱守归一,遵循自然,说得好,这一次我和你一起将她们母女两个送到江市,那里也有好好多年没有见面的学生了。”说完吕坤反身朝沙滩沿路返回,这一刻吕坤决定了很多东西。也许萧凌不知道自己一段话,竟然能给整个海南政局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远远的几个保镖看到老爷子竟然是健步如飞的反身走来,倒是吃了一惊,看了看萧凌,然后赶紧跟在其身后拥护着老爷子朝花园上面走去。

半个小时后,正在餐厅里面吃饭的梦婷瞧见自己的外公和爸爸一起走过来,顿时高兴的扔下筷子,然后朝两人扑过去,而这个时候的吕诗曼也是将心提到了嗓子眼这里,刚才虽然她和吕梦吃着早餐,但其实内心深处一直担心着萧凌,以致于吕梦都好奇为什么今天的早餐会吃这么长的时间。

见到吕梦那宝贝孙女高兴的劲,吕坤弯下腰赶紧将其抱了起来,然后走到了萧凌的面前。

萧凌看到吕坤将吕梦递给自己,笑了笑便伸手接了过来,这一个动作虽然看是寻常,但是那边的吕诗曼一下子没有忍住,顿时泪流满脸,当初的任性当初的冲动,以及后来的亡羊补牢后来的努力和担心,在这一刻吕诗曼彻底是放轻松了,心里面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去。

吕坤拄着拐棍看到女儿那一副泪流满脸的样子,顿时两道清泪也瞬间划过了自己的脸颊,他知道刚才他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也知道对女儿意味着什么。

萧凌笑了笑,知道对方看样子是准备放大招了,理清自己的思绪慢慢道:“我知道您的意思,也知道您的决心,但是恕我冒昧的问一句,当年您有没有为吕诗曼母亲那件事情后悔过?”

听到萧凌突然揭自己的伤疤,一向都能够沉住气的吕坤也是怒了,一拍桌子站起来指着萧凌的鼻子喝道:“你是什么人,这件事与你何关,不要在我面前再提起这件事来,否则我连机会都不给你。”

萧凌并没有对方严厉的语气给震慑住,反而是咄咄逼近道:“哦,是吗,难道面对同等问题时,您的选择就是逃避,就是闪躲,您看样子不是一个好榜样啊?”

至于为什么萧凌会这么说,那是因为当年吕诗曼的母亲之死,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与吕坤有关,当年吕诗曼母亲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在全国都非常有名气的模特,而这位吕坤当时还是一个刚刚提拔到处长的小干部,等到两人相爱并且生下吕诗曼之后,很快吕坤就认识了另外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是他往上爬的一个助理,结果吕坤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错误的选择,抛弃了吕诗曼的母亲和那个女人在一起。

后来就像吕坤自己所想的那样,他在官场上面左右逢源很快就以坐火箭的速度扶摇直上九万里,坐上了江市的第一把交椅,而那个时候吕诗曼的母亲恰好也在江市,在一次像吕坤讨要吕诗曼无果的约会之后,吕诗曼的母亲直接是服毒而死。

这件事情给吕坤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知道整件事情的吕诗曼显得那么的叛逆,吕坤不让她当模特她就偏偏去当模特,吕坤让她呆在家里,她就五湖四海的到处跑,吕坤让她好好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嫁了,她却一直拖延着,过着单身贵族的生活。

看到萧凌那丝毫不惧的样子,吕坤气得直发抖,而这个时候在外围站岗的几个人也是慢慢的朝这边移过来。

萧凌缓了一口气道:“算了,其实我也不想再说这些了,你身体要紧,但是就算我不说,我希望您也能够理解我。”

吕坤无奈的叹了几口气,最后颓然的坐回到椅子上面,伸手道:“那好吧,你坐下来慢慢说吧。免得外人看笑话。”

萧凌瞧见对方总算是收起了那股怒气,于是坐了下来,不过他却并没有放松自己内心的警惕,谁知道像这种心机深沉的大老爷子会玩什么把戏。

“既然你不愿意按照我刚才那个说法去办,那么我给你一张飞机票,你下午就离开这里吧,以后也不要在踏进海南一步,不,然后果我想你应该知道的。”

果然,听到对方坐下来之后,这么心平气和的一句话,萧凌在里面很没有道德的将对方咒骂了一句。

这个老爷子看样子非常懂得利用语言学技巧,他刚才这句话,就是想用一种反差达到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