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家事1

我当的哥那些年 吾爱杨 2461 字 10个月前

提留着大包小包,不到五点杨瑞就到了姥姥家。

“姥姥,我来啦!”

见杨瑞还买了那么多东西,姥姥不住地埋怨:“大瑞瑞来啦!你说你这孩子,来就来吧,还花什么钱?姥姥什么都不缺。”

对此杨瑞除了龇牙跟老妈相视一笑,并不回话。

他可是知道,姥姥那一代人,年轻时吃了不少苦,说起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算是苦尽甘来。但是早年留下的习惯和对礼仪的认知却从未改变。

她可以跟孩子们“客气”说你买啥东西呀。

但杨瑞如果真实在到空手过来,姥姥嘴上不说,但回头肯定得说跟妈妈吐槽他失礼。

作为晚辈,很多的习惯都是从老一辈那里潜移默化地学习过来的。

“妈,瑞瑞现在挣的不少,给你买的虾和螃蟹,还有水果。”

“好好!挣钱好!大瑞瑞你不和嫩舅学学,揍(做)个买卖?好男不挣那有数的钱啊。”

姥姥周五就过八十三周岁的寿辰,除了耳朵有点背,身子骨倒是硬朗的很。

几个孩子相对出息,杨瑞几个孙子辈的孩子也是她看着长大,人一老,说教就免不了。每次杨瑞也都嗯嗯啊啊地敷衍着,他骨子里如果是个做生意的料,还能是现在这种情况?

更多遗传了老爹的艺术情怀的他,还是更喜欢当一个作家。

“好的!姥姥,有机会我就去找我舅。”

尽管跟姥姥讲话有些费劲,但杨瑞没有丝毫的不耐,老人家问啥,他就答啥。

因为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这话题免不得要往他的终身大事上靠。倒弄的杨瑞有些尴尬。

没有得到杨瑞明确地答复,妈妈也不好告诉姥姥说等她大寿的时候杨瑞要带女朋友来。

“叮咚……”

一老一小正扯着嗓子拉家常呢,门铃响了……

{}无弹窗姥姥的寿宴就在周末,面对杨瑞的邀请,苏晓有些羞涩,但最后还是答应了。这着实让杨瑞开心了好一会儿。

就像杨瑞邀请苏晓是一种态度,而她答应了,就是她的态度了。

不过,苏晓已经答应了的事情,他并没有告诉父母。

其一,周五只是家宴,就算她突然到访,作为孙辈的异性朋友,大家只会表示欢迎,加长凳子就好嘛,杨瑞觉得没有必要搞的异常隆重,那样多少会给苏晓造成压力。就算杨瑞知道苏晓是个场面人,但那样怎比得上轻轻松松来的开心?

然后,杨瑞自打上次跟苏晓约好了去吃樱桃,结果她却被妈妈喊去香港旅游,他就知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如果他说苏晓答应了,那么保不齐老妈一高兴就跟姥姥说了,一旦真的有变化,杨瑞就很难说的清,只能让爸妈为难。

所以,当爸妈问起来的时候,杨瑞只是说,如果那天她没别的事,就会来。

对此老爸老妈有些不理解,他们觉得答应就是答应,不答应就是不答应,这种模棱两可的说辞很难让他们信服。

杨瑞给出的解释,则是她们公司的业务特别忙。

这倒不是杨瑞胡说,苏晓公司的业务的确很忙,据说都排到了国庆节,只是苏晓这个当老板的没有那么忙而已。

周二,是滴滴的提现日。也是小杨同志每个星期最开心的日子。

杨瑞有种感觉,那就是不管他多么想闷头苦干,但每个星期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耽搁一下,让他不可能将全部的时间投入到跑滴滴这个目前颇有赚头的工作中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人的社会属性,注定了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活成独夫,与人交流交际都是少不了的。

不过即便是杨瑞没七天一刻不停地跑,但“钱包”里3850多的数字还是让他心情不错。

嗯……美滋滋。

下午四点多,杨瑞就收车了,今天发粮总要改善改善生活不是嘛,特别是老妈。

妈妈行四,上头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

姥姥六个子女说起来妈妈要跟几个姨、舅轮着照顾。

但实际上,姥姥就算是老了也是女人,儿子照料多有不便,总没有女儿来的贴心,是以,两个舅舅基本上就不用考虑了,大姨年纪也不小了,加上她自己有生意,平素来的就少,就算轮到她,只要她跟老妈一说有事儿来不了,就让老妈给替了,三姨的身体不太好,也是时来时不来的,唯一能给老妈帮上手的,也只有小姨妈了。

这样一来,主要负责照顾姥姥的,就成了杨瑞老妈的任务。

对此,最初的时候杨瑞是有些微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