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三 小吃

后位 越人歌 3394 字 11个月前

味道,卖相,都和她以前买过的一样,三个铜子一碗的豆腐脑,一点没错。

谢宁尝了一口,眼前就是一亮。

碗并不大,吃了大半碗豆腐脑之后也不觉得饱。小馄饨也端到了面前,一个一个摺折起来的馄饨皮薄滑嫩,在清汤里看起来象散开的一片片云朵。

谢宁又吃了半碗馄饨,这回是真饱了。

“这是咱们的厨子做的?”

方尚宫笑着摇头:“也是外头人做的。”

因为主子想吃这一口,所以从外头找了两个这样的小贩来,就在驿馆里开火现做。那两个小贩做了多年买卖,这手艺都是家传的,祖孙三辈都没改过行,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有一天能给皇上和妃子娘娘做吃食。这两人各得了一份儿赏钱。其中一个用这赏钱买了块地,另一个则把钱供在了家里日日上香。

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

隔了一天,京里有人来。

大皇子在收到玉瑶公主的回信前就听说了圣驾遇袭的消息,他自己没法儿赶出京来,身边又没有几个可信重的人。

所以替大皇子出京的人让谢宁也感到意外。

来的人是王默言。

快马疾驰几百里地,路上人歇马不歇。这样的加急长途奔波常常会活活累死信差。谢宁怎么也想不到王默言会用这样的方式赶来。他到长义的时候人,是直接从马上掉下来的,自己爬不起来,是由两个架着他这么硬扶起来的。

对于儿子的担忧,皇上也十分动容。

信已经送回去了,现在应该已经交到大皇子手上了。但愿他看了信之后能放下忧虑,不然对他的身子可没好处。

至于王默言,他来了也有好处。亲眼见到皇上一行人平安无事,再赶回京的话,总能将大皇子安抚下来。

只是这么一来一回的路上得花不少功夫,到时候御驾也该回踏上回京之路了。

谢宁没见到王默言,可是听青梅说,整个人命去了半条了,两眼无神,一脸菜色,看样子这样长途跋涉对他来说可能是平生头一次。

“好好照看,让太医替他看看。”谢宁听说过有六百里加急的信差活活在路上耗死的,平时挺结实的一个人,没伤没病,就是力竭而死。大皇子很信重这位师傅,倘若他真出了事,大皇子心里必有道坎过不去。

等王默言休整之后,谢宁见他也是隔着帘子问话答话的。帘子外头看不清里头,但谢宁看外头还是比较清楚的。

虽然已经休整过了,衣裳换了,脸洗了,也用过饭歇息过,王默言看上去还是象是小白菜抽干了水一样,整个人都有些蔫巴巴的。哪怕他努力振作精神,回话时声音也提的宏亮一些,也掩盖不了底气不足的事实。

谢宁心里很过意不去:“王供奉特意赶来,路上辛苦了。大皇子可还好?”

“殿下一切安好,宫中巡卫加强了一倍,京里也还没有什么动荡。”王默言抬起头来,轻声问:“臣才到长义,听说娘娘这几日玉体违和?”

谢宁说一句,玉瑶公主写一句。她会的字不多,时不时要停下来问一问字的写法,然后才能继续写去。

这么写写停停的,写信的速度可以说是极慢。要是谢宁自己来写,多半一盏茶的功夫一封短信也就写完了,玉瑶公主这已经写了近半个时辰了,才只写了一半。

可是皇上也好,谢宁也好,她自己也好,都觉得这样写信没什么不好的,十分乐在其中。

皇上甚至还在玉瑶公主不会“肴”字的写法时,停下笔来把折子放到一边,拿过一张纸写了个样子给玉瑶公主让她照着学。

玉瑶公主写着写着还自己加了话进去。

比如她有一个伴读了,姓甘,人很有趣,还说她们在山上吃了烤鱼、烤丸子,烤山鸡,味道都特别好,回去了让膳房的人照样做出来给大皇子尝尝。

其实谢宁心里清楚,以大皇子那个脾胃,他可消受不了这些烤啊炸啊的东西。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玉瑶公主写的高兴,想必大皇子看着也会高兴的。

刺客的事情不可避免的要被提到。

玉瑶公主按着谢宁说的写的。

他们在路途中遇到了刺客,不过刺客人数不多,皇上他们一行都安然无恙,现在正停留在长义,打算修整两天再上路。

她还说自己本以为吃不到甘熙云说的长义当地一道叫做炒米的小吃了,没想到能多留两天,所以今天她还是尝到炒米了,确实挺好吃的,稍有点咸。甘熙云说她前次吃的还要更辣一点,辣且咸香,才是这道炒米好吃的地方。

但是谁敢真给公主放那么多辣料在里头?

这封信比预计的要长,写完之后玉瑶公主也揉着眼睛打哈欠了,她依偎在谢宁身边,看她将信上的墨吹干,折了三折装入封套里头,还追问:“今天晚上能送吗?还是明儿一早送?”

“明儿就送。”

玉瑶公主已经困的撑不住了,写完信一个呵欠接一个呵欠的打,谢宁连忙让郭尚宫领她去睡。

回信写好了,谢宁也算了结了一桩心事。

第二天晨起又吐了一回,吐的昏天黑地,五脏六腑都象是翻转过了来一样,李署令赶了过来之后也没有什么别的好法子,只能让人替她按揉手脚经络穴位,等她自己慢慢平复下来。

她现在这样子,自己都顾不过来,自然不能再照管孩子。幸好二皇子现在还好哄,把他抱过来放在谢宁身边,他自己也能乖乖的待着,还很自得其乐的抱着脚丫想往嘴里送。若是夏天这个动作可能不算太难,可是冬天衣裳可要厚实些,这个动作也就变的颇有难度了。

谢宁看他傻成那个样子,明明够不着还非想把脚扳到嘴里头尝尝味道,忍不住又摇头又叹气又好笑。

方尚宫把二皇子抱过来的用意谢宁也能猜得到。

有孩子陪着,她有些别的事可想,倒是能分分心,身上也不觉得那么难受。

过不多时玉瑶公主和甘熙云两个手牵手的来了。

“娘娘,我们带了糖花生来,你要不要吃?”

谢宁一点儿也不想吃,可是也不想拂了两个孩子的好意,伸手拈了一个,顺口问:“这糖花生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