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心里一甜,轻声说:“膳房的人说给我留了果子,用井水镇着呢,你伺候了午膳来找我,我拿给你吃。”
青梅把托盘端了起身说:“那可不一准,事情多的要命,可能得晚些时候才有空。”
“那你想着点这事别忘了。”
青梅匆匆端着托盘走了。虽然添了夏红夏月两个人,可她们刚来还不能马上就使唤得顺手,大多的事情还是青荷青梅两个身上担着。
青梅回去的正是时候,午膳已经送来了,今天倒没有大家团团围住一张桌子用饭,而是一人面前一张小几,上面菜色精致但份量也不多,玉瑶公主面前的六样小菜,碟子正拼成一个菱花形,盛汤的碗盏形如贝壳,白瓷光亮,晶莹剔透。谢宁早发现玉瑶公主爱漂亮,菜做的不但得可口还得好看,她才吃的赏脸。而大皇子面前规规矩矩摆着长条盘,蒸的嫩嫩的鱼肉上铺着一层葱白,旁边的浅碟里盛着他平时喜欢的调味酱汁。他很少沾荤腥,但是这样自己选着蘸汁口味对孩子来说总是有趣的,怎么也能吃上几口。
至于二皇子嘛,他用膳的次数和别人不一样,这会儿早又吃过了。
谢宁面前只有一盘面,一碗汤,让大皇子看了好几眼,终于忍不住问:“谢娘娘今日胃口不好吗?”
谢宁笑着说:“倒也没有不好,就是突然想吃这个了。这是我们家乡风味,就是道拌面,一到天热时候街头巷尾都有人担挑子卖这个。”
大皇子好奇的问:“担挑子卖?怎么卖?”
谢宁一怔,想起大皇子八成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小买卖是怎么做的。“咱们吃完了我慢慢同你细说。”
大皇子应了一声是,又不好意思的开口:“那我能不能尝一尝谢娘娘家乡这种拌面?”
这个谢宁却不能答应他了。这拌面是在凉水里浸过的,大皇子的脾胃一年四季都得吃温热的东西,哪怕是大暑天也不能够例外。
方尚宫在一旁说:“不然奴婢让膳房用温水,做一点送来,让大皇子和玉瑶公主也尝两口?”
用温水就没这个口感了。
但是玉瑶公主也抬起头来了,脸上有着不是很明显仍然看得出来的期待之情。
小孩子大概都这样,没吃过、没见过的东西好奇心就是重。
膳房果然很快送来了两小碗拌面,没敢用凉水浸过面条,吃起来仍然是温温的。大皇子十分认真,把那一小碗面都吃了。玉瑶公主吃了一口就不吃了,看来是不合她的口味。
谢宁只要没有要出门的正事,打扮的都很随意。明微公主进来她也没有去换衣裳。她今天起来穿了一件浅秋香色的软绢衫裙,衣裳半新不旧,襟领处钉着细小的玉珠粒,淡雅自然。
若换了别个客人,难免觉得主人如此待客是轻慢了。但明微公主却觉得心中暗喜。谢婕妤待她毫不见外,这是两人交情好的实证啊。明微公主天天往这儿跑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交好谢婕妤吗?
她轻声说:“若换了旁个事,别人托我在皇兄面前分说一二,讨个人情,说不定我就应了。”说到这儿她又笑了:“不不,我说错了。如果是小事,人家就没必要托我了。要是大事,皇兄的大事可不是我能插上嘴的。这么些年别人托我的几桩事都是些结儿女亲家的想求个指婚,又或是想求一两样内制供奉的御药,全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大事一桩没有。”
眼下这可是谋逆大案,明微公主当然不会揽这烫手的热炭。
“况且,有些话别人说得,我偏说不得。谁让谋反的也是位公主呢?眼下外头人一说起公主二字来,难免就要联想到谋反,我这阵子夹着尾巴老实做人还来不及,哪还敢揽事。”
谢宁安慰她:“不要这样想,你是你她是她,以前她做过的好事只怕也不多,也并没有人把你和她放到一起说道。”
明微公主微笑着摇头:“这不一样的。”
但究竟是哪里不一样她没细说。
明微公主不是空手来的,她特意带了两样礼物来向方尚宫道谢,说昨天一双儿女在在清璧堂承蒙方尚宫照顾了。方尚宫推辞不受,明微公主又坚持要给,最后还是谢宁做主,就让她收下了。
等明微公主走了,方尚宫把礼物取开来请谢宁过目。礼物并不特别贵重,但是明微公主一定下了大力气用心挑的,也说不定这礼物早就备好了,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就可以送过来。
一副软而薄的青莲色丝棉护腰,即使夏天贴身系在衣裳里头也不会显得臃肿,又能护着腰不着凉。另一件礼物是只有巴掌大的紫竹框银光珠小算盘,上头串珠系穗还有佩绳,可以挂在腰上,必定十分别致。更妙的是它还可以用,一手五指正好能拨住上面的小珠子,一共六根立柱,一点简单出入账目拨两下就能算出来
谢宁笑着说:“明微公主真是个有心人。”
方尚宫腰不好,而且她平时也管着谢宁身边的不少事情和帐册,明微公主特意送这两样礼,用心而实用。
“只怕宫里没有明微公主打听不着的消息了。”方尚宫笑着说:“说句玩笑话,主子不要怪罪。要是昨天的事换成明微公主来干,保不齐能给她干成呢。”
谢宁想了想:“还真不说定,就算成不了,也不会输的象这样干脆利索。”
不过这当然是主仆私下里的一句笑谈,明微公主虽然心计手腕甩明寿公主八条街,但她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也没有那个底气……
不,更重要的是她没有那个造反的心。
谢宁看得出来,虽然明微公主广结善缘,积级的攒人脉攒关系,可她只是为了让一家子人过的更好,虽然夫妻俩这辈子就只能是富贵闲人了,但是乔书棠和乔书英,或者还有他们以后的孩子,却是需要自己挣前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