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回忆起在萦香阁书架上看到的草编花篮:“这个也是你自己做的?”
“闲着的时候做的消遣。”
这花和她很相称。
后宫的美女们喜欢在头上簪花,首选是那些花形繁复,色泽鲜艳明丽的花朵,比如牡丹、芍药、芙蓉、茶花等等。栀子花当季的时候,也会有人把它结成手绳佩戴,或是别在襟前充作领扣,那是因为栀子花格外芬芳的缘故。
所以谢宁说,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讨好皇上啊。连这种女子头上戴的花皇上似乎都有兴趣,可以就此聊个一盏茶的时间也不嫌絮烦。
但你能说皇上喜好头花吗?
那肯定不是啊。
她也陪皇上用过膳,但是也看不出来皇上特别喜欢吃什么。
要说真的有喜欢的,那就皇上似乎喜欢她点的菜色。从一开始那次皇上来萦香阁吃的汤面,到上次在安溪桥亭喝的冬瓜汤,这些都是她点的,皇上看样子倒蛮喜欢的。
可这是她的喜好啊,哪能以此来断定皇上的口味就和她一样呢?再说皇上又不是三岁孩子,就算知道他喜欢吃什么,就能籍此博得皇上欢心了吗?
真是一筹莫展啊。
谢宁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的,想不通的事情就先不去烦恼了。她专心致志的品尝皇上这儿的好茶。
茶叶的颜色碧绿清幽,茶汤淡黄,茶气馨香,口味甘美。
她那里最近送去的茶叶也不错的,当然和皇上这里的不能相比。从敞开的长窗望出去,可以看见碧蓝如洗的天空。
蓝的令人难以直视,初秋的艳阳洒在远处宫殿的屋脊上,给那些乌瓦涂抹上了一层融融的金光。
“陈婕妤在朕这里告了你一状呢。”
谢宁已经飞远的思绪被皇上这一句话给唤了回来,她捧着茶盏,澄澈的目光里带着一点懵然,好象一时间没能弄明白皇上的意思。
太平无事的过了几天,从那天晚上下了一场雨之后,这两天天气都还算凉爽。
数数日子,快要立秋了。
谢宁发现,刚平静了没有几天,青荷怎么又看着有点沉不住气了?
明明平时她比青梅要安静得多,偏偏想的也太多。象青梅似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事很少能搁过夜,整天吃的好睡的也好。
这个从脸型上都可以一窥端倪。青梅是个圆脸儿,比俗称的“面如满月”还差点,但比标准的鹅蛋那又胖了两圈儿。青荷本来也应该是鹅蛋脸,就是这只蛋体态修长了些,下巴还有些略尖,所以众人都觉得青荷应该是个瓜子脸。
谢宁记得以前她的两腮上还挺有肉的,难道都是为自己操心才变脸的吗?
谢宁猜不出青荷在琢磨什么,索性直接去问她。
“奴婢是想着,天一转凉,就该过节了。”
谢宁点头。过节就过节呗,都已经在宫里过了两回中秋节了。中秋的时候和平时也没有太多不一样。不过比平时多了些月饼、瓜果。宫里当然也有节庆活动,不过她不够格去参加,顶多是跟住的近的几个人一起赏月,喝两杯薄酒。
真的是薄酒,有时候甚至都没有酒味儿,就象在喝有些发酸的甜水。
去年喝着那名为“夜露白”的水酒时,感觉就跟喝露水一样,只是有一点淡淡甜味的水而已,跟酒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没有进宫,谢宁觉得自己开个小小的酿酒的作坊也不错,卖点自己酿的米酒和果酒什么的,应该也能挣钱养活自己了。
可是现在说那些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现在,以后,她大概都不会有那样的机会了。
青荷所担忧的事显然不是如何过节。看了看才人单纯的目光,青荷真觉得自己实在是任重而道远。才人这么不会谋算,将来可怎么办?
青荷没听说过能者多劳这个词。有的人天生就比别人想的多,想的远,可这样的通常过的都挺累,快乐也相应的变的比一般人少很多。
“按往年的惯例,过节的时候说不定会有晋位的机会。”青荷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晋位啊……
谢宁慢了一拍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