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也就刚刚大明成立的时候,朱元璋搞了几次,制定出完整的鱼鳞册,然后沿用了快两百年。
待万历时期,首辅张居中为了肃清朝政,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丈量土地,重新编撰了鱼鳞册。
并且,还实行了一条鞭法!将田赋与徭役合并以金银征收。
如此一来,便使得税收清晰,不再是徭役的人收一波,田赋的人再收一波,有时候,弄混淆了一年还有可能去催收好几波。
这样税收清晰了,又以金银来收缴,自然使得大明的税收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是待张居中死后,这压抑了许久的东西便全部化为乌有,还发生了极大的反弹。
再往后四十多年,也就成了魏麒麟现在所知道的样子。
“丈量土地,可是要重新编撰鱼鳞册?”卢象升想了想看向魏麒麟问道。
鱼鳞册,说白了,就是大明的皇家所用的官配地图。
里面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依序排列起来绘制,每一个区域还会圈一个圈儿。
官府也依靠这个来催收这些山林、池塘、田地所产之物应缴之田税。因为模样看着就像是一块一块的鱼鳞,故而称之为鱼鳞册。
因此地方粮长催缴田赋,大多依鱼鳞册而来。
与其鱼鳞册相辅相成的,还有一个黄册,又叫赋役黄册,黄册里面会记录详细的贯籍、姓名、年龄、人口数量,以及田产产业和个人资产。并且按照所从事的行业,大致会分为民、军、匠三大类。
如果细分的话,民户里面还包括了儒、医、阴阳等。
这黄册的主要作用,就是知道大明有多少人口,以及每个人在干啥职业。
如果需要征召徭役修桥铺路,就从这些人身上挑选。
何为徭役,简单说就是统治者强迫老百姓去无偿干活。
修桥铺路或者到官驿中为驿夫都是好的,若是被征召过去打仗,那就更惨。
像各地犯事被罚劳役的人,也只是比这些人时间更长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