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麒麟捏了捏自己的拳头,轻轻的往茶几上一砸:“这件事情我做定了!”
徐光启和其他几位专家互相看看,看到了魏麒麟脸上的决绝,一个个心中佩服不已。
就在魏麒麟和徐光启商量其他事情的时候,门口却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的人影。
魏麒麟朝门口看去,发现是莲生先生
陈莲生亲自找上门,肯定是有要紧的事情。
魏麒麟朝着徐光启拱手说道:“徐大人,这件事情就劳烦你了。民以食为天,民众又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我希望能和徐大人一起为大明铸就一块坚实的基石。”
魏麒麟说着,伸手紧紧的抓住了徐光启的手。
徐光启摇了摇手,认真的点了点头。
魏麒麟来到门口,看到了陈莲生。
“莲生先生,你才走,怎么又回来了?难道麒麟楼的豆腐不好吃吗?要真是不好吃的话,我回头立即就去找韩胖子的麻烦。”魏麒麟笑呵呵地看着陈莲生。
陈莲笙摇了摇头,往周围看了看,低声说道:“我们去马车里谈吧。”
“哦?”
看到陈莲生如此严肃,魏麒麟也不再开玩笑,收起脸上的笑容,跟着陈莲生坐到了马车之中。
马车之内,陈莲生将在麒麟楼所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指出:“这件事情肯定是朝着你来的,不然那八个蒙古人还有大玉儿又没招谁没惹谁,怎么会有五城兵马司的人来拘他们呢?所以我想这件事情肯定有内幕的,至于是谁,我相信也不难,只要稍加查探,便可知道这幕后黑手。”
魏麒麟咬着牙,腮帮子鼓了起来,刚听完陈莲生的话,用劲的一砸马车车板!
“这该死的!老子在这里劳心劳力的为大明,就算是赔本的买卖都毫不犹豫,这些家伙却在后面拆老子的台!我他么杀了他们!”
魏帅真无耻。
几乎是在场各位专家的第一想法。
魏麒麟所说的大方略,在场的各位专家并不一定能理解并认同,但是不得不承认魏麒麟此番异想天开,的确是给在场的各位专家打开另外一种选择。
或许作为达官贵人的上层并不了解,可是徐光启和其他几名专家却是深深的能够明白底层百姓的生活。
因为气候,各种其他战乱,人祸的原因,自从万历三十年以来,大明的粮食总产量虽然都在处于增加的趋势,但是所增长的数量实在是少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
这种增长和每年生出来的人相比,根本就是一种负增长。要知道大明可没有计划生育,天一黑,百姓们又没有其他的娱乐方法,除了在床上做点羞羞的事情以外,百姓们又有什么其他的指望呢?
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一年新生的婴儿数以百万计,这可都是一张张要吃饭的嘴啊,要养活着每年生出来的上百万张口,没有充足的粮食准备是不可能的。
一旦不能养活这些人,那么就会造成民怨沸腾,到时候,各种社会矛盾纷纷激化。
这一切,身居上层的那些人不一定能够看到。
徐光启等人经常在民间调查寻访,最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危险。民以食为天,可不是瞎喊的,一旦没有了天,天塌了,那么人心也就散了,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国家就乱了,大明朝也就没了……
大明的四周,可以说是群狼环伺,大明就像是一条虚弱的龙,若是露出过度衰疲之象,群狼就会群起而攻之,到那时候,真正受苦的不仅仅是达官贵人们,还有那些无所依附的百姓。
“魏帅,杂交水稻这件事情我干,至于您刚才所说的其他方法,因为我没有涉猎,所以我也不好评论。”徐光启拱拱手,老老实实的说道。
魏麒麟点了点头,忽然又问道:“徐大人,咱们大明有没有向安南那边买粮的历史啊?”
徐光启被魏麒麟问的身子一抖,连忙惶恐的说道:“魏帅,就算是事情再过严峻,我们也不能够向安南那边买粮啊。他们可是我们的藩属国,大明每年反而是会赏赐他们一批粮食,又怎么能够从他们的手中买粮呢?这不是彻底的将咱们大明的国威丢弃在了一边吗?”
魏麒麟懒得理他的国威论:“听说近些年来安南,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一定不低,咱们若是从安南购粮回国的话,我说的是走民间途径,应该没人会管吧?”
徐光启看了看其他几位专家,仔细的思考之后,点了点头说道:“民间倒是有人干这个,徽商最为擅长。不过,购粮回国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怕成本回不来呀。若是从安南购粮,路上的损耗以及人工运费的各种消耗,一斤粮食必须得卖上两三斤的价格才能够基本保本,那些徽商买回粮食也是囤积,在欠年高价卖出而已。只不过魏帅……这样干有损阴德啊。”
“原来如此。如果不在乎粮食价格,只求赈灾百姓,似乎也应该还划得来啊。”魏麒麟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