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莲生的远见

大明厂督 小脚儿 2341 字 10个月前

啊,要我去卧底招人!?

说真的,换做其他机构,哪怕是福王的神机营,魏麒麟都能够想到一些办法轻而易举地吸引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可是这东厂和锦衣卫想要吸引这里的学生简直比登天还难。

前世在现代,魏麒麟对职业歧视的感触还不深。

可是来到大明之后,特别是作为阉党的一员,看上去活得很风光,可其实不管自己是在国子监,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只是看到别人惧怕的眼神。

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文士,对于东厂和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就更加唾弃了。普通人尚且不齿,又何况这些自为清高的国子监、太学学子呢。

魏忠贤似乎也是知道了难度,叹了一口气,却依然有信心的说道:“你所担心的,莲生先生也早考虑到了,因此我们退而求其次。国子监和太学里面,太优秀的学生我们几乎难以招徕。因此莲生先生的意思,先缓和和那批十分优秀学生的关系,再拉拢那些出身一般,渴望赏识大学生。如此这般,咱们东厂和锦衣卫也能够短时间内提高实力。”

分而击之?

又是莲生先生?

这个陈莲生到底在搞什么鬼?

显然这个主意,是今天上午陈莲生才和魏忠贤说的,可是,为什么要偏偏将自己给拉拢进去。

自己如果一旦真的这么做的话,长此以往,那在这些学子中间,必然会成为阉党的代表。

因为自己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将他们拉入东厂和锦衣卫,不然只是做朋友的话,光靠自己一个人,又怎么可能顾及得过来?

而且按照魏忠贤多疑的性格,他也不会把所有的宝压在自己的身上。

陈莲生,你到底在想什么?

“那么,叔公,您的意思是?”魏麒麟问道。

显然魏忠贤说这番话,不是说给自己宽心的,肯定还会有后招,不过这其中莲生的作用,却颇为耐人寻味。

“你可知道国子监和太学的关系?”魏忠贤知道魏麒麟才清醒没几天,因此才有此问。

不过作为北京中医大的高材生,好奇心自然是有的。

在清醒之后,魏麒麟就对于大明和京城的教育体系,做了个初步的了解。

大明的教育体系完整,可以说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高峰,分为官办和民间两个体系,两个体系相辅相成,一上一下,相为裨益。

别的地方,魏麒麟不知道怎么样。但是京城的教育普及程度,却是在古代非常恐怖的。就算是那些普通的人家,都知道教育读书的重要,因此京城大部分的小孩基本上都经历过基础教育,就连卖面的店家也认识几个字。

民间教育体系相对简单,主要以私学为主,分为私塾和个人两种模式。私塾是多人联合办学,往往有官方的支持,规模也比较大,通常是以书院的形式存在,还会受到国家得奖励。而个人则是通过家庭教学的方法,一个文士带上三四个学生,规模较小,但效果往往较好。

官方教育体系则要复杂一些,分为国子监和太学。这一点,和魏麒麟原本所在的时空有些不同。国子监主要是给那些达官贵人,身份显赫之辈进行教育的,而太学则是针对民间。不过,在这两个机构学习的,身份都不差。

另外还有一个巨大的特色,就是南北分卷!集中体现在北京和南京两个地区,特别是国子监,在北京的被称为北监,在南京的被称为南监。而又因为南北分卷考试,因此可以说南北两监交集很少,总的来说,北方靠近皇城,教育普及程度高,南方的精英教育却很好。

因此当魏忠贤这样问的时候,魏麒麟还是点了点头。

“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大部分都被集中在这两个地方,其实杂家就想,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两个机构内有人的话,从中招录我们需要的人才,那岂不是美哉?”魏忠贤想想,都觉得开心不已。

“所以您是想?”魏麒麟似乎隐隐知道了魏忠贤想要做什么。

“飞鸿诗社那些家伙,是被你给打击倒的对吧?”魏忠贤忽然笑了。

“啊?这个您都知道?”魏麒麟惊讶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