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本卷终【高能!】

学霸的科技帝国 三胖 3833 字 2024-04-21

“不仅前面还能加一个开关,后面对称还能加,不仅可以加一个,两个,三个,甚至四个都没问题,这就是把离散的状态增多而已,变成五电平、七电平、九电平……以此类推。”

刘晨的面色有些冷,“其他的应用场合,这种结构或许不行,但是谐振过零点与之配合,那就是完美无缺,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

刘晨不再给大家提问的机会,“1、谐振电流的采集和处理……”

“通过电流互感器或在串联谐振电路中串入一个小电阻,以电压的形式测量得到初始谐振电流ires_p,初始谐振电流为实际谐振电流的反向,电压跟随器将其反向放大得到ires_in。将放大后的谐振电流ires_in的相位前移ts,前移的时间为控制器器、驱动电路及开关器件切换等延迟时间,以保证开关器件在谐振电流过零点时切换状态。将前移后的谐振电流ires_s从正弦波形转换为控制器可识别的脉冲波形ires通入控制器,以检测过零点,脉冲波形ires的幅值要与控制器的处理电平相同。”

“2、输出电压的采集,通过电压互感器或电阻分压的方式测量输出电压uout,采用电阻分压的方式还需要通过线性光耦将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隔离。”

“3、电压比较值的给定,电压滞环控制分为直接电压滞环控制和间接电压滞环控制,直接电压滞环控制是采集输出电压uout,直接与给定的电压比较值进行比较,将结果输入控制器;间接电压滞环控制是输出电压uout与给定的参考电压uref通过调节器,将其结果与给定的电压比较值进行比较。”

“直接电压滞环控制的给定电压比较值根据给定的参考电压uref和滞环的数量、宽度直接决定,随输出电压uout的变化而变化;间接电压滞环控制的给定电压比较值根据调节器的参数和设定的滞环数量、宽度决定,不因输出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给定电压比较值的数量取决于逆变器的输出电平数,逆变器输入电平数n,由低到高分别为ui1、ui2、ui3、…、uin,则逆变器输出电平数,由高到低分别为+uin、+uin-1、+uin-2、…、+ui1、0、-ui1、-ui2、-ui3、…、-uin,每种状态输出一种电平,因此有种状态,按输出电平由高到低分别称为+n状态、+状态、+状态、…、0状态、-1状态、-2状态、-3状态、…、-n状态,给定电压比较值的数量为2n,滞环的数量为n。”

这可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了,诸位教授听得如痴如醉,脸部僵化,眼神发空,内心震惊,这需要多么天才的思维才能想到这种创新的思路呀。

我的天哪,一个天才的科研人员最最厉害的就是那种天马行空的思维,如果还具有实用性,那就是不世出的天才,引领一个学科进步的天才。

“对于直接电压滞环控制,环宽由低到高分别为给定的参考电压uref的2h1%、2h2%、…、2hn%,给定电压比较值由低到高分别为:u1,u2,…,u2n,则u1=uref,u2=uref,u3=uref,…,un=uref,un+1=uref,un+2=uref,un+3=uref,…,u2n=uref。”

“对于间接电压滞环控制,设定调节器的输出稳定在ur,环宽由低到高分别为ur的2h1%、2h2%、…、2hn%,给定电压比较值由低到高分别为:u1,u2,…,u2n,则u1=ur,u2=ur,u3=ur,…,un=ur,un+1=ur,un+2=ur,un+3=ur,…,u2n=ur。”

刘晨自顾自地讲着,不理会他们的反应,也不管他们明不明白。

“4、确定下一个控制状态,对于直接电压滞环控制,输出电压uout与给定的电压比较值进行比较,uout大于给定的电压比较值,比较器输出“1”,uout小于给定的电压比较值,比较器输出“0”,2n个比较结果输入到控制器中,控制器记录其中“1”信号的数量为m。”

“m与下一个输出状态的和值为n,即m=0,下一个状态为+n、m=1,下一个状态为+、m=2,下一个状态为+、…、m=n,下一个状态为0、m=n+1,下一个状态为-1、m=n+2,下一个状态为-2、m=n+3,下一个状态为-3、…、m=2n,下一个状态为-n。”

“对于间接电压滞环控制,调节器的输出电压uoutr与给定的电压比较值进行比较,uoutr大于给定的电压比较值,比较器输出“1”,uoutr小于给定的电压比较值,比较器输出“0”,2n个比较结果输入到控制器中,控制器记录其中“1”信号的数量为m,m与下一个输出状态的差值为n,即m=2n,下一个状态为+n、m=2n-1,下一个状态为+、m=2n-2,下一个状态为+、…、m=n,下一个状态为0、m=n-1,下一个状态为-1、m=n-2,下一个状态为-2、m=n-3,下一个状态为-3、…、m=0,下一个状态为-n。”

“除此之外,还需对谐振电流和电容器c的电压进行限制,设定最高限值,若两者有其一超过设定的限值,下一个输出状态强制为零状态或负状态,若两者都超过设定的限值,下一个输出状态强制为负状态,以保护开关器件,防止过电流和过电压。”

前面两次有人发声提问,刘晨都是喝止,脸色冷傲,不愿意解释,但是这帮老教授一听到这么高明的技术,都是心痒难耐,有些理解能力强,还能勉强跟上思路,可有些就掉队了,心急如焚呀,又不敢提问,只得举手。

一个举得高高的,另外不懂的人也跟着效仿。

活脱脱跟一群小学生似的。

不理会,继续讲。

“5、输出开关控制信号,输入到控制器中的信号有前移后变为脉冲波形的谐振电流信号ires,滞环比较的2n个结果,根据滞环比较的结果确定下一个状态,将ires的半周期整数倍作为确定状态的触发信号,根据下一个状态输出开关器件的驱动信号,ires的半周期为开关器件切换状态的触发信号。”

“根据开关器件不同的导通方式,多电平逆变器的输出有3种基本状态,分别为正状态、零状态、负状态。正状态是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的脉冲电压方向与谐振电流方向相同,对谐振电流起到增强作用;零状态是多电平逆变器输出脉冲电压为零,谐振电路形成回路,谐振电流仅受负载影响;负状态是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的脉冲电压方向与谐振电流方向相反,使得谐振电流减弱。同一状态,谐振电流的方向不同相应的多电平逆变器的输出电平方向也要随之改变,开关器件对应不同的导通方式。在谐振电流的过零点切换开关器件的状态,以使得开关损耗为零,且开关频率与串联谐振频率始终保持相同。”

“零状态时,多电平逆变器的基本4个开关器件轮流导通两个上桥臂或两个下桥臂,考虑到开关器件的使用寿命,不易一直导通两个上桥臂或两个下桥臂。如果开关器件反并联快速二极管,也可根据谐振电流的方向导通基本4个开关器件中的一个,利用相应的一个快速二极管替代与之并联的开关器件导通形成回路。”

“对于负状态,若多电平逆变器中的开关器件都反并联了快速二极管,可关闭所有的开关器件,任由谐振电路根据自身能量选择导通的快速二极管形成通路,此种控制方法简单,但是n种负状态无法确定控制。若要控制负状态,必须通过导通开关器件的方式,对于不同的谐振电流方向,某个负状态导通的开关器件是不同的。”

“对于单向多电平逆变器,只有一侧增加了开关器件,以增加输入的电平数量,对于两个方向的谐振电流,控制开关器件导通时只能通过“互补”的方式。基本的4个开关器件为s1h、s2h、s1l、s2l,s1h和s2h组成一个桥臂,s1l和s2l组成一个桥臂,s1h和s1l为两个上桥臂,在前侧增加开关器件s3、s4、s5、…、s,输入的电平数为n。”

“以h点流向l点为谐振电流正方向,对于-t状态,增加的输入电平为-ui,谐振电流为负时,开关器件st和s2l导通,或开关器件st和s2l反并联的快速二极管d2l导通,向谐振电路输出-ui电平,而谐振电流为正时,无法通过开关器件st的导通来输出-ui电平。”

“开关器件st和s1l导通,或开关器件st和s1l反并联的快速二极管d1l导通,向谐振电路输出ui-uin电平,因此,对于谐振电流为正的-t状态,必须导通与开关器件st互补的那个开关器件sn+4-t,并同时导通开关器件s1l或与s1l反并联的快速二极管d1l,向谐振电路输出ui-uin电平,若要效果相同,电平ui与ui必须互补。”

“即两者之和为uin,对于每种负状态都可以采用“互补”的导通方式,要求各状态输入的电平具有等差的线性关系,即ui2=2ui1、ui3=3ui1、ui4=4ui1、…、uin=nui1。对于后侧的单向多电平逆变器,控制负状态,也通过“互补”的导通方式。”

这一通快讲,好多教授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了,一个个眼光都贼得很,很明白刘晨在讲述内容的超高价值,只要学会了,那就是掌握了这个领域最前沿的技术,错过了这个机会靠自己摸索,恐怕一辈子都学不会。

眼看着最先进的技术从眼前溜走呀。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平时趾高气扬、早就不再亲自指导学生、早已不再上课的知名教授,至少十几年没这么飞速地动过脑筋了,好多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伙都自发地拿着纸笔奋笔疾书,前面的刘晨可是写满了一白板子马上就擦掉,然后再写,不记录下来,又没听懂,那可就错过啦。

“小先生,能不能讲解得慢一点。”

“慢一点,小先生,我们都是一把老骨头了,跟不上你的思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