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她的肚子足够争气,这一些小小的失落,亦很快散尽。
她敛住笑,定定望向珠帘。
彩色的琉璃珠子,在月华下泛出异彩,映进她的眸底,让她的眸光也变幻不定。
而最终,诸般情绪,化作一点得色,缓缓漾起。
凭她的姿色手段,搏一个登高的法子还不容易?不过一个转念的事。更何况,她的身后还有个“哥哥”——刘长史,而刘长史的背后,便是长公主。
有了这座大靠山,还有甚可愁的?自是一切皆好。
明心面上笑容愈盛,那一粒殷红的朱砂痣越显娇俏。
原本,她是很担心程氏那一头儿的。
毕竟,这位主母全须全尾从长平伯府那等地界杀将出来,活得风光无限,若说她没点儿手段,明心头一个不信。只看兴济伯府只有庶女、断无庶子,便可知这位主母的厉害。
如今却好,又来了三个美人儿,且还是长公主亲赐的,倒教明心不那么显眼了。
她笑得眯起眼,目中闪过一丝算计。
有了这三位美娇娘,她便好缩回人后,坐山观虎斗,顺便好生作养身子,待产子后,她在这伯府里便算站稳了脚跟儿。
正自忖度间,帘栊忽地一挑,一个穿宫装的少女走进来,蹲身儿行礼:“主子,东西已经叫人送过去了。”
她是长公主赏下的两名宫人之一,按宫里的辈份排在“惠”字辈儿,名唤郭惠莲,另一个程惠菊笨些,明心不大爱用,平素只将郭惠莲做个心腹。
“夫人也太心善了,要依老奴说,三姑娘委实该当挨个教训,不值当夫人待她太好。”崔嬷嬷很有些恨恨,语中亦大有不平之意:“况夫人自己也病了好些天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管它作甚?叫她们闹去便是。”
“话可不能这么说。”程氏摇头,笑容中似多了些什么:“总归我还是三丫头的母亲。”
崔嬷嬷自来知晓她的路数,见她如此神情,心头一动:“夫人的意思是……”
程氏先不语,眼神微闪地看了一会儿帐顶,方招手儿道:“嬷嬷近前来,我有话要说。”
崔嬷嬷忙凑过去,程氏悄声道:“嬷嬷现就派几个妈妈去,把三丫头给放出来,嬷嬷再亲自去告诉邢多宝家的,叫她如此这般……”
她悄悄说出一大段话来,末了又加重语气:“……这事儿迟不得,嬷嬷马上就去,这也是防着事后万一有人追究,咱们也得有个退身步儿。”
崔嬷嬷又是点头、又是咂嘴:“到底夫人手段高明,老奴这就去办。”
她很快便挑帘出去,不消多时,诸事已谐,便又带着邢多宝家的回来复命。
程氏正命两个小丫头捶腿,见她们来了,便挥退两个丫鬟,问:“都安置好了?”
邢多宝家的看了看崔嬷嬷,见她并无说话之意,便上前两步,低声禀报:“回夫人,都照着夫人的意思做了,人也都安排妥当了。”
“这就好。”程氏舒了口气,转而又叹:“这也是我前头没想清楚,临时起意,所幸没耽误事儿。”
崔嬷嬷此时便凑近来,小声儿地道:“夫人,才老奴从那边儿回来的时候,见杨家的带着几个人去了梨香院,手里捧着好些匣子,瞧着像是衣裳首饰,还有个药罐儿,怕是避子汤。”
长公主送来的三名美姬,如今便住在梨香院,还是刘姨娘叫人归置出来的,那杨家的因巴结上了刘姨娘,才升任了库房管事,如今可是府中新贵。
程氏眉眼不动,神情亦淡:“如今小半个家都归姨娘掌着,她这是要拉帮手呢,顺手再把那避子汤安在我头上。也不过就这些招数罢了。”
“老奴也是这么想着的。”崔嬷嬷附和地道,又悄声问:“可要老奴去那头儿说一声,也免得夫人白担个坏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