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吸引读者的竟然是小说?”
韦思安心中一动,若是墨刊也能刊载小说?然而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否决,儒刊乃是正统的刊物,若是刊载小说,那成何体统。
“尼山书院!”
韦思安看到梁祝二人读书之地,不由心中一动,吩咐韦府下人道:“去,将马总编请过来。”
权万纪乃是朝廷御史,自然不能主持墨刊,韦思安年纪又轻,撑不起这么大的盘子,只好请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来主持墨刊。
而马总编就是权万纪的好友,乃是尼山书院的夫子,恰好在长安城游历,应权万纪的邀请欣然主持墨刊。
“马总编怎么看?”韦思安皱眉问道。
一旁的马夫子看着墨刊眉头紧皱,放在墨刊叹息道:“尼山书院的确有梁祝之说。”
“什么,这么说来梁祝真的是尼山书院之事?”韦思安不可思议道。
“非也!梁祝之说并非是仅仅在尼山书院传说,而且相传还有红罗书院、松山书院,都有此类似的传说,具体准确的地点已经无法考证了。”马总编摇头道。
韦思安这才恍然,不是说无法考证,而是谁都不愿意承认吧!毕竟是作为一个书院,若是出现女子扮男装前来求学,传出去名声可不好听呀!
这可不是向后世那样争夺旅游景点,名人故里各地打得头破血流的时代,作为一个书院,最重要的乃是名声,书院中女子求学可不是一个多么好的名声呀!
韦思安眼神一转,装着恍然大悟道:“依我看墨家村写的乃是尼山书院,我还以为此事为真,没有想到竟然是墨家子在胡编乱造呀!”
马总编顿时脸色怒容一现:“墨家子,胆敢毁我尼山书院的名声,此事定不会善罢甘休。”
就在马总编气势冲冲的准备去找墨刊算账的时候,韦思安却拉着马总编说道:“马总编何必舍近求远的,儒刊即将发行大唐,你只需要在儒刊上发文,定然会让天下学子知道墨家子的人品。”
马总编眼神一闪,点头道:“不错,为了书院的名声,老夫此次定然和墨家村誓不罢休,老夫这就写文控诉墨家子。”
此刻的马总编,一心为书院,却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多大的事情,在后世的梁祝之争上,就是因为马总编的否认,当地痛失梁祝故里的称号,被无数人痛骂不已。
“不过梁山伯也不是没有察觉异常,还发现祝英台竟然耳中有环痕,差点识破了真相,可惜被以庙会以扮观音为由巧妙的躲过去了。”
“我从此再也不敢看观音了。”
“我也不敢了!”
…………………………………………
所有看到梁祝的百姓,无不沉迷其中,这个时代的小说刚刚发展,能入目的几乎没有,哪怕是一个普通的传奇故事,就让人津津乐道,更别说墨顿所作的梁祝乃是集合了后世的精彩的桥段,自然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
在墨顿的描述下,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梁祝二人之间的情愫已经悄悄暗生,只差捅破了窗户纸而已,所有人都沉浸在二人美好朦胧的爱情之中,哪怕是在坚硬的心肠在此刻不禁化成绕指柔。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就在二人最为快乐的时候,祝家的一纸家书将这些甜蜜美梦统统击碎,祝家将祝英台召回家中。
众人心中一急,正要看结果如何,却发现已经没有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众人正在如痴如醉的时候,墨家子这个断章让众人欲仙欲死。
“这就没了?”
众人左翻右翻,最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墨家子!”
所有人都恨恨道。
一个屠夫放下手中的墨刊,拿起手中的杀猪刀重重的砍在砧板上怒吼道:“墨家子,你欺人太甚,莫非是嫌洒家手中的刀不利。”
众人齐齐点头,没有一个同情墨家子,一个个都恨的牙痒痒的,他们不光是第一次读到如此精彩的小说,还第一次享受到什么是断章。
众人恋恋不舍的又读了一遍,这才放下墨刊哀叹道:“天哪!下一期墨刊还要十天,这该怎么过呀!”
小说的魅力第一次在大唐展现,尤其在长安城,市民生活需求迫切,梁祝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一时之间,梁祝甚至盖过了墨技展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