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坊正匆匆忙忙的带着一众公输家子弟闻讯而来。
“华老!”公输鸿上前打招呼道。
“原来是公输先生?”华元讶声道。
“公输先生此次前来,可是已经造出解决炭毒的炉子!”华元心中一动道。
公输鸿露出一丝兴奋道:“幸不辱命!”
坊正高声的向众人说道:“炭毒之害危害深远,好在公输先生技艺高超,打造出一种专门的烟囱火炉,只需一次木炭燃至天明,既节省的了木炭,还可以排除炭毒。”
“当真?”众人顿时惊喜道。
坊正点头道:“不错,公输先生今日前来,特意给延康坊送来一个样品,让大家亲自体验此烟囱火炉的好处。”
公输鸿点头道:“坊正大人,既然柳氏在此物身中炭毒,不若就将试点放在柳家如何?”
“此言大善!”坊正连连点头道。
公输鸿一挥手,顿时一众公输家子弟上前,将早已经打造好的烟囱火炉安装在柳氏的屋中。
炭炉中炭火熊熊,滚滚的热量,通过密封的外在铁板不断地散发热量,这是公输鸿通过墨顿铁导热的理念改造而成,效果异常的好。
而炭炉产生的热气通过铁皮烟囱直接排除房屋之外,整个房间既暖和,又没有炭毒之危,也没有一点的烟火味。
“哪怕是漫漫长夜,也只需要加一次炭,再将通风口半封闭,足以燃烧一夜!”公输鸿亲自示范给众人道。
“好!公输家的手艺果然了得。”华元不由得连声赞道。
华元见此烟囱火炉之后,心中大慰,有此火炉炭毒的危害定然降低到最低点,看到柳氏已经有所好转,这才将其抬上医护车中,柳姓青年让自家婆娘看门,并招待众人,也跟随医护车离去。
华元所不知道的是,同样的事情不光是发生在延康坊,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公输家全部都送出一件样品。
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个命名为公输炉的新式炭炉瞬间在长安城打开了名气,公输家的大名第一次响彻长安城。
随着百家之议结束,炭毒的由来犹如飞一般在长安城传播。
这个时候,大唐强大的统治力立刻尽显无疑,随着官吏一层层的传达,长安城所有坊市的坊正,挨家挨户的一个个告知炭毒危害和防治的方法。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大唐,相信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炭毒的由来和防治定然会被传到千家万户。
“炭毒竟然如此来的?”
长安城的百姓了解炭毒的由来,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冬季烧炭取暖由来已久,很多人为了节省木炭,或者是不想夜间起床冒着严寒加炭,大都采用用灰覆盖的方法或者堵住通风口以延长炭火燃烧的速度。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在这个时候,炭毒就已经产生了,而且无色无味,让人防不胜防。
“幸亏我们命大!”不少人顿时暗自侥幸,照这么说来,他们估计不知道有多少次在鬼门关走过。
“以后再也不那样烧炭了,冻点没什么?要是小命丢了,那就亏大了。”
“可是冬夜如此寒冷,不烧炭,我等又如何渡过漫漫长夜!”
“那也没有办法,只能半夜起来加炭了。”众人无奈道。
冬夜不烧炭是不可能的,要是开窗,那几乎没有什么取暖的效果,而且很不安全,不得已,那就只好任由炭火燃烧,等待快燃烧完时,再半夜起来加炭。
如此一来,长安城木炭的消耗急剧增多,木材,木炭价格再次大涨。
一夜苦寒过去,天刚刚放亮,整个长安城犹如苏醒起来,延康坊的一间普通的民宅中,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准备出去做工维持一天的生计。
看到早已经冰冷的炭盆,青年得心疼的摇了摇头,哪怕是半夜加了一次炭火,依旧支持不了一整夜。
“好在不会有炭毒,平安就好!”青年心疼之余,也只有用此来安慰自己。
青年打开房门,走出院落,突然发现原本平常都是早早起床做饭的母亲竟然还在房门紧闭。顿时一股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母亲!”
青年大喊,连连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