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游丝描

重云用力地握紧手里的玉料,站在他身侧的人几乎都听到了玉轻微的裂声。

他竟敢!

竟敢如此折辱于他!

重云眯起眼睛,这一次是真的来了点火气,看着一脸无辜的应轩,他深吸一口气,忽又放松下来,笑道:“很好,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点意思,游丝描很好,就这个了。”

“好,限时一柱香。”马征立刻接下话音,微一抬手,朗声道:“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游丝描。”

他撑在扶手上,声音悠长而低沉,充满了无限向往:“汉代刀工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游丝刻”和“硬刀刻”技法,使其更臻完美而成为千古卓绝的“游丝描”和“汉八刀”。

所谓“硬刀刻”就是下刀如削,精深有力,线痕纵横吞吐,参差利落,却又刀迹尽化的一种技法。

这种技法是公认的“汉八刀”技法的直接源头。

游丝刻是春秋时期一种新的刻线风格,线条极为细集,线距之密连肉眼都难以分辨。

这种游丝刻线,到战国时期发展成了著名的“游丝描”。”

【我去,汉八刀!厉害了我的轩。】

【游丝描啊……我的天,这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啊!】

【瑟瑟发抖,我感觉自从陆大师横空出世以后,很多失传的技法都重现人间了,简直可怕。】

【以前觉得古人愚昧无知,现在忽然发现我们才是傻子。】

【抱头痛哭!感觉要是我穿越了我恐怕活不过三天!】

【三天?你要是个女的,穿条短裙短裤过去,当场就被砍了!】

【……太毒了,那我祝你穿过去直接变太监吧!】

直播间里吵吵嚷嚷的,但马大师却还没说完,他顿了顿,才慎重其事地补了一句:“在玉雕界里,汉八刀是不可复制的奇迹,而游丝描,则是我们共同仰望的高峰!”

《绘事雕虫》:“游丝描者,笔尖遒劲,宛如曹衣,最高古也。”

《点石斋丛画》:“鍊笔擎纳,衣褶苍老紧牢。”

游丝描原是因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名。

其画法为: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要有秀劲古逸之气为合。

但当这种画法运用到玉雕上时,便成了一座令人无法攀越却又极度渴望到达的高峰。

因此,没有人想得到,应轩并不设题目,也没有任何立意,竟是纯比试技艺了。

而重云答应得如此爽快,莫非,他对游丝描也有所了解?

不。

马征重新坐下,目光有些凝重:重云这个人,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他答应得越爽快,就说明他越有把握,应轩怎么会挑这么个角度呢,到底还是年轻了些啊……

他思忖间,玉料已经被送了上来。

上好的羊脂玉,用来做游丝描,倒是刚刚好。

两人开始的程序都是一模一样的。

先观察玉料,再确认纹理,这便是玉雕中的“读玉”。

勾勒花纹的这个步骤,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做出成品,所以都省略了。

只有一柱香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珍贵。

细若游丝,想在玉料上雕出如此细致的线条,首先对刻刀有极苛刻的要求。

刀锋要利,刀身要薄,一刀下去便没有回头的路。

众人不仅闭上了嘴,甚至还微微屏住了呼吸。

刀尖要有劲,但落于玉料露出来的线条却要飘逸自然。

如云,如雾,袅袅绕绕。

虽然提出的比试内容只有游丝描,但若真的只勾勒线条,展现出游丝描,到底还是落了下乘。

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得。

他们需要在这一柱香的时间里,展现游丝描的精湛技艺,还需要做出合适的作品。

这无疑是难上加难。

应轩微微抿着唇,额角逐渐渗了汗,手腕用力,身心放松,努力让自己的心境变得平和。

刀尖缓缓掠过玉料表面,玉屑簌簌飘落。

这是真正的玉屑,如雪花般晶莹细腻,但却有着雪花无法比拟的光泽。

但此时此刻,无人欣赏它的美。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胶着在那柄刀上。

究竟,应轩能否再创奇迹?

百工门,莫非真的如它的名字一样,拥有百种失传的技艺?

那未免也太可怕了。

而马征的目光,却一直粘在重云的刀上。

重云运刀时,一如他这个人谨慎,行刀极稳。

刻出来的线条又细又匀,连绵不绝,一圈一圈勾勒出云纹。

一朵云竟是一根线条勾就,欲断不断。

光是这一手,就足见其根底。

马征默默地点了点头:难怪他能够拿到全国大师称号,有这般技艺,倒也不算辱没。

也正因为如此,他看向应轩的目光便添了三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