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筠乖巧地喊:“何伯伯您好!”
大爷这个词儿,再过几十年就有贬义的成分了,出于保险,还是轻易别喊,自己听着都别扭。
老何指着桌上的油画,继续点评。
江筠没想到,这里的环境,除了琴棋书画,居然还有谈西洋艺术的。
原来,并不是每一寸土地都是水深火热的。
那副油画,一看就是仿制莫奈的,不过水平十分的高超,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老何的点评也十分到位,从莫奈的艺术成就,对欧洲画派的影响,到整个欧洲的艺术史,娓娓道来。
果然就像叶青音说的,这不是单纯的聊天,这就是一堂水平极高的西洋艺术史课程。
老何说完了,抬头一看:“哟,小姑娘听得还挺认真,能听得懂吗?”
江筠笑:“何伯伯您讲得太好了,我能听懂一部分。”
关于欧洲历史,欧洲的文艺史,这些都难不倒她,曾经读贵族女校的时候,这些都是必修课。
只不过她牢记叶清音的指点,既要让人家知道自己懂,又不能显得自己太聪明,所以就谦虚了一下。
老何来了兴趣:“那说说,听懂了哪一部分?”
江筠大胆的讲了几句自己的看法,就是几句书本上必背的条目,让老何一时惊为天人,拽着江筠又开始大讲特讲,到了中午开饭的点儿还意犹未尽。
王处长干脆说:“家里做好饭了,咱们边吃边聊?”
叶清音当然乐意,就王处长这态度,一会儿要跟他提什么事儿,八成不会拒绝了。
在饭桌上,老何继续侃侃而谈,对于桌上的饭食完全不在意:“老王,老叶,改天咱们再约个时间,我再跟你们讲讲毕梵高。”
叶清音高兴呀,这些人平常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现在主动邀请她上门,求之不得:“行,老何,都听你的!我们家小江前两天刚接待了外宾,是替我们家老陈当翻译的!她就爱听你说这些艺术!”
最后那一句提点,说明江筠是带得出手的,她在叶清音这里这一关算是过了。
江筠道了晚安退出来,去书房向陈忠汇报。
陈忠笑呵呵的:“小筠,看不出来你还挺有办法的!”
以往陈家每到送礼的时候,陈忠都能被叶清音的各种理由和说法弄得眼花缭乱,实在受不了了就借口开会,一甩手就上办公室。
江筠谦虚:“哪里呀,都是叶阿姨提醒的好!”
陈忠笑着摇摇头,这闺女谁都不得罪,挺有眼力:“明天就只能派车送你们去,什么时候能接你们还不好说,你们办完事儿就直接回京城家里,等我电话。”
江筠乖巧地应是,跟陈忠道了晚安,这才回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闻着淡淡的松脂味,江筠慢慢地放松,这个味道,是陈援武身上的味道,她只要一闻到就倍觉安心,仿佛又看到陈援武的微笑,还有那张催促她必须要写信的纸条。
掐指一算,她要写四千字字以上才能交差了!
卖糕的,一整天都没休息过呢!江筠已经累得再也不想动,在心里默默的跟陈援武说了声对不起!写信的事嘛,只能暂且放到一边咯。
…………
王处长的家,比陈家更靠近市中心,就在皇城旁边,一座清幽的四合院。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为了适应潮流,四合院的大门上刷了一层铁灰色的油漆,在门上又贴了两张迎春的口号,看起来别有一番后现代主义的风格。
江筠在进门的时候,仔细看了一眼,大门居然还是原装的,不由得佩服起四合院的主人来,大门经过这么一改造,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保护了大门不受损害。
来开门的,是王处长家的保姆:“叶主任,家里还有客人,王处长才让我来开门的。”
这话说的很委婉。
叶清音笑笑:“王处长是大忙人!”
在保姆进去东厢房的书房时,叶清音用蚊子哼哼的声音跟江筠说:“客气话,用不着跟保姆说,最多给个笑脸!”
江筠轻声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