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章 行路难

秦末风雨 西边乌蒙 2255 字 2024-04-21

闻言,林萧摇头道:“不,你们都是大秦真正的英雄,虽然不能够成功名酒,可是,若是没有你们的支持,大秦也不会有今天。林某一直以来都信奉,适合的人在适合的位置上,才能够发出最大的功效。

这句话听起来虽然不好听,可是却是林某真正心里所想,请诸位先生放心,林某一定向秦皇陛下为你们请功,等过几年辽东郡发展起来了,你们也可以衣锦还乡,享受世人的尊敬!”

“多谢大人!”众工匠拜谢道。

过了很久,与工匠们交流完后,林萧在工坊里吃完饭出来时,天上的月亮已经露出了笑脸,初六初七的月亮虽然不圆,可是在这个时代,没有雾霾,没有霓虹的夜空,却是格外美丽。

有了白纸和雕版印刷术,林萧对接下来即将举行的发布会和招标会更加有信心了,他相信,有着这两样超前的技术,将会在大秦朝引起怎样的风暴。

而且,在焚书坑儒时间到来的时候,这两样技术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说实话,诽谤参半的嬴政,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焚书坑儒这件事真的太令人气愤。

一把火烧掉了华夏很多的经典,也使得后人无法瞻仰一二,实为历史上的一大败笔。

如今,有了这两样东西,林萧准备将这些古典的文化保留下来,传承下去,身为华夏民族的一员,有责任也有义务要这么做。

想到这里,林萧摇了摇头,感叹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哈哈哈,未来的事,尽力而为吧!”

说着,大步流星的朝着郡守府而去。

然而,在他离开没有多久,一道曼妙的身影突然间从黑夜之中走了出来,目光凝视着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好文采,鬼谷先生,果然非同寻常人啊!”

说完,身影再次闪入黑暗之中,消失不见。

辽东郡守府。

林萧给小轻儿教授了一些这个时代不具有的东西后,随意吩咐几句,让小轻儿自己消化,林萧便自己离开了。

发布会和招标会举行在即,很多东西萧何曹参都不懂,所以只能是他这个辽东郡守亲自出马了。

不多时,他来到工坊之中,看着张木匠制作完成的雕版,微笑着说道:“不错不错,张老头我果然没看错你,居然这么快就实验出成果了!”

一边说着话,一边伸手摸了摸用檀木雕刻出来的精美小篆,林萧喜形于色。

见状,张木匠很是开心的说道:“嘿嘿,这不是大人您教导的好嘛,若是没有您的主意,恐怕我们这些人就算是再过几百年,也难以做出来!”

虽然这话有恭维的成分在,可是事实就事如此。

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初期才发明出来的,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神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

据记载,1966年在西安市西郊西安柴油机械厂发现雕版梵文陀罗尼经咒单页,刻印于704—751年之间,为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可以说,这算是华夏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至于北宋庆历年间发明出来的活字印刷术,林萧并没有说出来,毕竟现在的辽东郡根本不需要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这项华夏四大发明之一的瑰宝,林萧还没想好是什么时候弄出来。

有雕版印刷术的存在,已经能够满足于辽东郡此时的需求。

看着一块块雕刻着精美篆书的雕版,林萧转过头笑着说道:“已经很不错了,你们能够有这样的技术,这对辽东郡来说已经足够用了。说实话,我之前都不敢确定你们能不能做出来啊!”

“呵呵,做倒是能做,可是,大人,我们虽然雕刻出这些雕版,但是损坏的雕版更多啊,这也是不能够大量生产雕版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