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陛下如果真的只有三年天子,将皇位暂时让给柴荣倒也没什么,柴荣被封为晋王,而且这么多年在郭威身边鞠躬尽瘁,让他暂代皇位好好管理大周,最后将皇位禅让给郭信,这样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不算岳父他白养柴荣这么多年。”张永德道:“但是……如果柴荣起了私心,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那我们可就不答应了。提前做些准备,到时候看柴荣的态度,如果柴荣迟迟不肯将皇位让出,咱们就等他死后造反,到时候咱们把郭信接回来当皇帝,他跟了宗信大师这么多年,一定远超常人。”
李重进点头道:“好,反正咱们俩想造反的话,没人拦得住。”
“也对。”
李重进是御前都检点,张永德是殿前都虞候,李重进负责皇宫内层的守卫,张永德负责皇宫外层的守卫,他们俩如果想要造反的话,就连郭威都没办法。他们俩能瞬间控制整个皇宫,甚至整个开封汴梁城。
整个开封境内,只有一个人的兵力能与他们俩相提并论,那就是开封府尹潘美。因为潘美是宗信唯一保举的人,郭威对他也是非常看重,郭威绝对不会怀疑宗信的眼光,所以郭威愿意将最重要的守卫任务交给潘美。
赵匡胤道:“这件事情宗信的态度是很平淡的,你们也知道宗信性格潇洒,他才不管天涯往后的境遇,只是告诉天涯会发生这些事情。不过这天下毕竟是郭威打下来的,如果就这样交给外人不交给天涯的话……我这个当叔叔的也看不过去,更何况我以后也准备从政,我不希望认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为主君,而且我与天涯之间的关系密切,当然也希望他能继承皇位。”
其实李重进和张永德也是这个想法,他们虽然与天涯平辈,但因为天涯的年纪小,所以把他们当作长辈看待。柴荣就完全不同了,柴荣的年纪大,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尊重可言,因为事情繁忙经常暗指这两人不用心做事,这也让张永德和李重进很不爽。
如果由郭信当皇帝,他们的地位会比现在更高。而且他们也相信这小子的能力,一定能比柴荣做得更好。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与天涯有血缘关系,与柴荣却没有这一层坚不可摧的关系,柴荣的儿子更不会把他们当作长辈看待。
李重进是郭信的亲表哥,张永德更是郭信的姐夫,他的儿子自然是郭信的亲外甥,如果让郭信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也会沾光,但柴荣的儿子与自己几乎没有关系了,他们当然不会同意柴荣的这种做法。
“现在说这些事为时尚早,不过咱们也得早做准备才是。”李重进道:“张永德,我准备辞去职务,去当一个节度使,拥有自己兵力才敢与柴荣叫板。咱们俩里应外合,保证柴荣他不敢乱来。”
“行,反正我绝对支持郭信,不管怎么说我可是他的姐夫。”
赵匡胤坏笑道:“来来喝酒喝酒,陛下都还有两年多的阳寿,现在讨论这种事情确实早了一点。”
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怀疑宗信的批言,他说郭威只有三年天子,所有的人都认为郭威就快要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宗信至今为止还没有算错过一件事情,甚至这一次大战,满朝文武没有一点办法,但宗信不但能守住大周寸土不让,甚至反攻得胜,这种事情绝非常人所为。
赵匡胤其实早就知道郭威会将皇位传于柴荣,而且他对天涯的了解之深,天涯未必会去挣这个皇帝。到时候柴荣如果真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那事情就热闹了。
赵匡胤一直在盯着这个机会,所以他需要等,等到这个机会就将大周天下一举拿下,如此乱世纵然夺取天下作用也不大,倒不如让郭威、柴荣先将天下治理妥当,自己拿夺取一个接近于盛世的天下,又轻松又愉快。
宗信一定是早有预料,所以才会故意选中郭威和柴荣,一直全力相助。当然自己也要全力帮助大周的发展和安定,只有这样等大周到自己手里的时候才会是太平盛世。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赵匡胤已经在开始准备何时夺取大周天下了。虽说这样做有些猥琐,而且卑鄙无耻,一等下流。但宗信说了,无耻也是一个人的实力体现,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实力体现。有的时候无耻远比高强的武功更重要。
赵匡胤已经在开封汴梁城待了一段时间,心里一直想着魏州的情况。如今该杀的人都杀得差不多了,而且符宣懿寂寞的身体和灵魂都得到了暂时的安慰,这一次安慰得还算彻底,符宣懿最近都没有办法起床,每天睡醒就看见赵匡胤等着她,弄得符宣懿都快要吃不消了。
毕竟只是一个普通姑娘,符宣懿几乎没有学过武,面对赵匡胤这样的武林高手,稍提真气就能让她吃不了兜着走。不过符宣懿还是非常期待每天都能看见赵匡胤,因为赵匡胤不会常住,这一次走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柴荣这一仗要打多久也说不一定,等赵匡胤离开之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自己还得保持守活寡的状态。符宣懿对此也很不满意,凭什么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就必须要三从四德?如果自己能多找几个男人就太棒了,当然再好的男人都不如赵匡胤,如果自己嫁给她的话……早晚得死他床上。
赵匡胤一行人喝着聊着,席散了之后各自回家。赵匡胤当然还是偷溜到晋王府与符宣懿私会。赵匡胤也向符宣懿表示今天是最后一晚,明天他便会踏上去魏州的路,魏州战事紧急,不能耽误太多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