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就只有第二种可能性了,宗信是真正的得道高僧,他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别人。只要别人愿意学,他就愿意教。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好,耶律真再一次确定宗信是一个极其可怕的人物,一个绝对得罪不起的人……
耶律真好奇道:“你还在宗信大师那些学到些什么?”
“那可就多了,而且很多东西都有用,我慢慢给你讲……”耶律洪其实早就想跟小弟说这些自己光明正大偷学来的知识,只是小弟最近太忙或许没这么多时间。也只有趁这个机会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告诉小弟,果然听得耶律真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听完耶律洪的描述之后,耶律真都有一种冲动,想替宗信赶车……因为这些知识太宝贵了,难怪宗信小小年纪便能名扬天下。他所拥有的知识绝非一般人能够相提并论的,甚至就连那些所谓的学者或者也没有听过刚才那些理论和知识。
宗信吃饭的时候耶律两兄弟一直说话,等吃完了还在说,宗信睡了一个午觉醒来之后两兄弟还在讨论耶律洪偷听到的知识。由其是对农业非常感兴趣,从耶律洪那里听说到,其实契丹地界种植高粱比小麦更好,小麦口感自然要比高粱更好,不过一般民众也会喜欢高粱,由其是品质优秀的高梁,一定能契丹经济再次繁荣。
这一点也得到了耶律真的肯定,冬麦春耕是宗信提出来的,这四个字极大提升了契丹的粮食产量。不过接下来的问题也也来了,小麦虽然好吃,而且产量也非常好,但也有一些缺点,就是小麦需要有人细心照顾,而且一个民族不能只吃一种粮食,需要有一些不同的变化。
高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而且是从宗信大师口中说出,这也让耶律真和耶律洪感觉这件事情可行。毕竟契丹的春麦已经收割过了,在契丹种出来的小麦所有人都感觉又香又好吃,这一点也极大减轻了契丹的粮食负担。对于一个游牧民族来说,他们可以让很大一部分人慢慢转型当农民,农民才是最稳当的职业,只要不闹天灾,他们就可以非常满足的活下去。
耶律真并非看不起自己的民族,但游牧生活远不如耕种那么稳定。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做出改变,虽然改变的过程会有些不适应,但最后的结果就是要让大家生活得很轻松,舒适。
其实耶律洪还说了好几个耶律真以前没有注意过的问题,耶律真确实感觉宗信很了不起。这还只是耶律洪与宗信接触的短短时日里学来的东西,天涯已经当了宗信两年的徒弟,他学到了多少?作为大周未来的继承人,如果契丹有这么一个对手的话,岂不是很可怕?
很快,天色擦黑。耶律真虽然想多聊一会儿,但是很无奈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
耶律真找到宗信,此时宗信正享受着他的温柔乡。自己躺在一个椅子上,三个漂亮的姑娘伺候着,一个人揉肩,一个人锤腿,另一个人坐在旁边喂他吃水果,这日子过得根本不像一个和尚……
耶律真道:“本座其实只是到这里来看一看座骑的情况,原本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如果坐骑在皇宫的话,我会晚上再来直接将你带走。”
“不讲道理嘛……”宗信郁闷道:“算了算了,先吃饭吧,天涯你的九阳焚天诀练到第几层了?”
“师父,我第一阳都还没学会,没办法武功底子太差。”
“没事没事,慢慢练反正为师已经学会了。你一定要好好练功才行,为师就是吃了武功太差的亏,所以你不能重蹈覆辙知道吗?”
天涯点头道:“就是嘛,师父你要是早几年练武的话一定会比现在更厉害。以前你都干嘛了?”
“读书写字也是很辛苦的,不过为师也悟出来一个道理,其实不用读书写字也行,只要武功够好谁也不敢惹你。等你长大之后,武功一定比为师厉害,谁敢惹你就杀他全家,实在不解气就把整个国家给灭了。”
“嗯!弟子会努力的。”
一大群人看着这两师徒胡说八道,所有人都不理解宗信为什么要这样教徒弟。其实宗信的武功虽好,但他的武功比起其它本事可说一文不值……宗认的才能和军事上的造诣,耶律真宁愿用自己所有的武功来换,结果宗信更在意武功的高低,这人是不是有毛病?
“小弟,你感觉很奇怪是不是?”
“废话,宗信是故意这样说的吗?”耶律真郁闷道:“他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怎么教徒弟的,所以才故意说武功更重要。我认为宗信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天涯兵法和治国之道。这小子可是郭威的儿子,如果让他学到了宗信的本事,咱们契丹还有没有活路了?”
耶律洪郁闷道:“这也难怪,你与宗信交流的并不多。你不知道宗信的特殊内功……他们的在练习内功的时候可以说话,而且思想非常清晰,比一般时候更清晰。所以宗信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天涯练功,练功的同时给他讲课。小弟,你有空去听一听宗信大师讲课,我敢保证你一定愿意为他赶车一辈子。”
“什么赶车?”
耶律洪道:“宗信的马车比一般人的要大,他们可以盘膝坐在马车里练功。练功的同时宗信就给天涯讲课,我主动提出替宗信赶车。因为我赶车的时候可以偷听宗信讲课……现在的我最想做的就是替宗信赶一辈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