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佛前供莲在九洲佛道有着师徒因果的说法。
李浩成若有所思,以佛门之法传音道:“此地佛光节点在于你们清水寺?我刚才引动的佛光属于你们清水寺,而日后降下的佛光则是来源于净土?”
元度老僧面上笑容顿时又是和蔼了两分,同样传音道:“的确如此,一切因为宿世轮回而心生怨念的人,在心中怨念继续道一定程度后,都会引动净土佛光,接下因果。可如今,法师你提前引动佛光还属于我们清水寺的佛光,使得清水寺同那位施主接下因果,我等却是需要前去度化一二才可。”
“为何不直接收入门下?”李浩成有些好奇道:“那人虽然资质称不上决定,但我观其慧根上佳,拜入佛门日后未必没有一场造化?”
“哎!”元度老僧叹息一声道:“不是我等不想,而是不能,正所谓‘只闻求学,未闻往教’,佛法虽然广大,他尚且不曾像我等求法,我等又如何能够传授?”
“难不成他们向你们求法,你们就会传授?”李浩成有些吃惊,但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就西方梵洲现在这情况,显然留在此地的佛门四脉中,有不少人只是希望佛道理论和佛经向外传播,关于佛法如何修持核心却是看守的比较严密,不愿意轻易流传出来。
不想,元度老僧点头又是摇头道:“别人我不清楚,但只要他们愿意来求我,我就愿意教授他们如何修持佛法,只是很多时候他们心中怨恨不消,学了佛法,也不能理解其中精妙,反而容易受到累世因果的牵引,堕入追求神通术法的外道之中。”
李浩成有些恭敬的合十躬身道:“法师大德!”
在他看来,无论元度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什么,能够为了别人而和普世大流逆行的人,都值得尊重,更何况在他看来,元度的做法或许才是最适合现在西方梵洲的做法。
对于徐龙图的猜测,李浩成倒不是很担心,玉符清光在他眼中浮现,抬头看向西方梵洲核心之地,就见淡金色的光辉之中,有着一方实质的净土浮现。
那净土悬浮在无穷佛光之上,其中处处充满光明,平整的地面呈现玻璃色,其中建筑帝青宝作成砖,地面以金银铺就,种种建筑上又有各色宝石作为装饰,无数天香宝树、菩提宝树、娑婆宝树、贝叶宝树,排列成行,树枝上或是悬挂彩带,或是悬挂铃铛,一尊尊神祇围绕着净土轻声歌颂此地的圣洁和清净。
神光与佛光交汇,化作万道金霞,千重彩焰,在净土外围成形,并且宛如呼吸一样,一胀一缩的从梵洲之中接引一道隐隐浮现佛光的魂魄和一些浑浊的气息。
其中魂魄在光焰之中化作天人妙相,或是于净土之中转生,或是得到佛光加持,成为护法神祇,顶替某个神祇的位置,维持光焰的运转。至于随着他们涌来的气息则是被外围的光焰抵消,虽然每一次抵消,都会消耗掉点点光焰。
但总得而言,整个西方梵洲的正负能量还处于平衡循环的状态。就李浩成推算,要是没有外界力量的刺激,这个循环恐怕能够永久运转下去,并且会越来越稳定,甚至逐步向着外围扩散。
‘但这个循环终究是无法延续下去的!’李浩成望着那些生存在净土外围的护法神祇,通过玄都天师的神光,李浩成能够感觉到那些神祇身上已经沾染上了一丝丝的天庭气息,这一缕气息将会逐渐帮助祂们摆脱佛道的度化。
虽然不知道这些神祇之中有多少已经彻底投向佛道,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神祇想要摆脱自己的处境,就能够引起现在这个循环的崩溃,而梵洲的诸多佛道修士显然也知道其中玄妙,所以毫不犹豫让一些能够成为神祇的信徒,成为护法神祇,为的恐怕就是希望借助这种方法缓解自身对神道的依赖。
可这种方法显然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先不说那些信徒转化出来的佛道神祇能不能代替自然神祇,维持净土和九洲的和谐共处,就说第一个神祇成功离开或者地位提升,必然会引起其余神祇离去和上升的心思。
但佛道看似包容的背后,其实也有着十分可怕的排他性,一切力量体系,若是不能以佛为尊,必然无法走到高位。
如此以来,梵洲神道和佛道的冲突必然会越发激烈,在佛道不能根除神道的情况下,哪怕神道再怎么衰弱,也必然获得最后的胜利。
‘也不知道佛门现在的打算是什么?’李浩成在心中暗暗推演了一下,发现无论如何,佛道都没有什么胜算后,就是不在理会,准备和徐龙图向着下一个地方,却不想二人还没有动身,就是听到一声佛号:“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