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罪证一事,可能还需要请人帮忙,因为小弟已经下定决心参加科举了,大概没有闲暇时间去忙乎这些,不知两位兄长手上可有那种精通此事,办事能力强的能人。”
“这个的话,我可以问父亲借人,想来不难。”“不过方才你说你要参加科举?”源之疑惑道。
“嗯嗯,对了关于科举,我还有一事要请假源之兄,因未正式去过学堂,对科举了解不深。源之兄能否给我简单说一下。”
“额,你们聊,我出去转转”贺知礼觉得有些无聊,不悦的说道。转身就出去了。看来是个极其不喜学习的人,不过胜在家中富裕,几个兄长都在各自的领域大展宏图,于是对于这个小儿子,长辈都是护着捧着,倒是活的肆意自在。
见贺知礼转身出去,源之笑道:“先说:科举内容,你需要通读四书五经,然后就是周算,还有周法。以及时文这些熟记。
科举科目有帖经,也就是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还有策问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
诗赋,根据选题赋诗即可。
最后还有周法,基本上是出一些案例,结合我朝法律来进行断案。以后为官从政也是需要懂法的。
最后就是周算了,是一些有趣的计算,是为了选取户部官员而特别开设的科目。”
【吃瓜群众加一】;天哪,这么多科目,得考多久啊。终于明白为什么范进50多岁才中举了,完了中举之后还疯了。
【一只小透明】:我正在见证一个才子的诞生。
“看来之前是我把这条路想的太简单了。不过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啊。”韩叙说道
“科举是证明自己的唯一途径啊”王源之心有所感的感叹道。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由,亦或苦衷,永远不要光凭一件事就去断定一个人,你不曾经历他走过的路,遇过的事,见过的人,你就没资格对别人指指点点。
“快卯时了,留下用饭吧。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游记,说是有一异域民族经常烤肉食之,撒上调料甚是美味。便请人做了个烤架。今天便一起尝尝吧。”
源之点点头随韩叙一同走出去寻贺小公子。
“知礼兄,今天晚上请你吃好吃又好玩的。”韩叙走到树下望着躺椅上的贺知礼说道。
“啥,什么好玩好吃的”贺知礼从摇椅上跳起来问道。
“等会你就知道了,我先去准备材料,不过还需要你们帮忙才成。我得先准备老人家吃的。”韩叙道。
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韩叙知道两人都不是拘礼的性子,不会死守‘君子远包厨’的死礼。贺知礼是从内而外都不是拘谨的性子,而源之则是斯文守礼的外表下有一个不羁的灵魂。这也是为什么两人能玩的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