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颜府,阿漓每天陪小姐练书法、练茶道,偶尔去鲍大娘处修习厨艺,渐渐适应了慢节奏的生活。茶道技术在她将阿兰、莘瑶、莘玲灌了一个月的水饱后,有了一丝起色,沏茶有些淡然出世的范儿,只是书法未有多少长进。
阿漓练字时想起,小说之中,古人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卓绝,而自己却把技能点在了沏茶、做饭上,是不是歪了呢?但能力有限,做好力所能及之事便好,像现世一味求学成全才,不如当下发挥所长……
颜艺见阿漓正在脱帖写字,笔力虚软,字形扭曲,掩嘴而笑,道,“阿漓,你还是不要急着脱帖练字,看这里应该如此写。”
说着颜艺握住阿漓的手,手把手的教其写字,柔荑触之绵软冰凉。但阿漓额头冒出一层细汗,不仅因为天气炎热,还有这缱绻练字的情节不应该是发生在男女主身上的吗?现在发生在她俩身上,阿漓感觉画风有点诡异……
阿漓不好意思搔搔头,道,“谢小姐指点”,继续描摹字帖。
颜艺转身和其他三人一同刺绣,莘瑶似是遇到难绣的地方,嗲声道,“小姐,这鸳鸯尾好难,该怎么下针呢?”颜艺轻松几针鸳尾便跃然于上,莘瑶甜笑道,“多谢小姐,还是您手艺精湛,我总是绣不好。”
阿漓心中哂笑,给这讨好人的演技负分……
约莫练了半个时辰,阿漓手腕渐感酸痛,放下毛笔,看阿兰绣兰花,听到莘瑶问道,“小姐,夙沙公子怎么不再来了呢?好没诚意……”
阿漓不禁回想,自从月余前拜访后,那二人便再也未来过,心中也有些好奇,还有点关心自己那位皇儿、亦或是侄儿……
颜艺手中继续绣花,缓缓道,“不可如此说,夙沙公子他们正在烜明院学艺,上次也是趁抽空过来,平时自然不像你我这样闲暇。”
阿漓询问烜明院是什么地方,得知原来是类似于国子监之处,是为贵族官宦后代,尤其是供武将子弟学习兵法、武艺之所。一般需要从十二岁学艺至十八岁六年,但成绩优异者也可提前结业。她心想,原来是六年制义务教育,怪不得上次见尔东辰便觉得有股军人气质……
看刺绣也有些无趣,阿漓移步至书架前想寻本有趣之书,经过三世锤炼和一个月的练字,魏朝的字已基本识得。本想看看醒世名言、历史传记,但看着这些“之乎者也”更是枯燥,拿起一本记载山精鬼怪、坊间轶事的《异闻录》,正符合其猎奇的心态,便乐滋滋的看起来。
翻到十几页时,竟被墨水涂乱,字迹都无法看清,阿漓也不在意继续看下去,心想这古代大家主的生活真是不错,天天写写画画、无所事事,还能吃饱喝足,若是穿越到小农之家每天辛苦耕种土地,为生计发愁,越想越心生感激……
屋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一身着粉裙的少女欢快的走进房间,见其他三人向少女施礼,称“三小姐好”,阿漓也连忙向其问好。那人向众人莞尔一笑,空气也荡起一丝甜意。她与颜艺静美优雅不同,多了几分甜美俏皮,颜氏“双姝”果真各具千秋。
颜艺上前握住颜萱的小手,道,“又乱跑的满头汗”,拿出丝帕为其拭汗,“不是说上香完过几天才回来吗?”
“本来还要几天的,但是巧遇伯瑕哥哥……他提到,仲瑜哥哥要向姐姐提亲,就顺道一起回来,看看姐姐相亲如何。”颜萱说着俏脸微红,显然回来的理由不过是个借口。阿漓好奇这“剥虾”不知又是哪位……
“鬼灵精,卫公子只是来拜访父亲,提亲还是没影的事呢。我看你就是见到夙沙护公子才想回来的,不然你这么贪玩怎么肯这么早回家。”颜艺故意打趣道,惹得颜萱脸若红霞,阿漓方明白原来这“伯瑕、仲瑜”乃夙沙二位公子的表字。
“姐姐,又取笑人家……只是,我们与夙沙家乃是世交,也算从小一起长大,何必如此生分。记得小时候你和我一样叫伯瑕哥哥,这两年是怎么了?”颜萱不解的问道。
“官宦人家的世交也不过利益姻亲,谨慎些更为妥当,你想与他们更亲近些我也不会阻拦,但还需记得分寸。”颜艺说完继续刺绣,颜萱也不好继续此话题。
“姐姐,我的香囊丢了,你再帮我绣一个吧,香料还要你上次调的那种,香味甚是好闻。”颜萱撒娇道。
阿漓在一旁看这二位姐妹情深,心想这颜萱便像古言之中的“傻白甜”,而颜艺谙通世事、秀外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