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原来我是到了红楼梦的书中世界来了……古人有一枕黄粱,莫非我亦如是?”贾雨村看着身前一本正经抱着书本认真诵读的漂亮小萝莉,不由得在心里叹道。
贾雨村不是真正的贾雨村,他本是清末民初时的一位学贯中西的进步青年,更出国留学学了一肚子的经纬学问,正待报效国家,奈何赶上军阀混战,乱世之中他一个书生空有满腹经纶,也抵不住一颗流弹,就那么地丢了性命。
可哪想到他再一睁眼就成了红楼梦中那个能力不俗,却品行不端的贾雨村!而且剧情正处于开篇时,他在林府教书的阶段。
好在他家也是清末的书香世家,诸子经典他年幼时都通读过,诗词之道也是颇为精通,教一个小女娃并不成问题。
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贾雨村倒是在林府安顿了下来。这年月虽然是封建时代,但胜在平和安逸,比起乱世来到底强了百倍,他也难得的享受起这份太平来。
这一日黛玉生病请假,贾雨村偶有所感,行至郊外,顺着冥冥中的指引信步至一山环水漩、茂林修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剥落。有额题曰“智通寺”。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云: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贾雨村看了,因想道:“这两句文虽甚浅,其意则深。我在民国时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只是这话似是有些眼熟?”
走入看时,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贾雨村见了,却不在意,及至跟前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他见状不得不退了出来,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谁想刚入酒店,就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道:“未想在这里遇见了贾老爷!”
贾雨村忙看过去,他有原主记忆,因此识得此人正是京城中的古董贩子冷子兴!
“额,我莫不是赶上了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剧情?”贾雨村虽然看过红楼梦,但哪会记得住细节,是以之前没往这方面想,直到此时遇到冷子兴方才恍然大悟。
既然是原主旧识,贾雨村也没有装不认识,他脑筋急转的同时,脸上露出笑容问道:“冷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缘也。”
冷子兴道:“去年岁底到家,今因还要回京,从此顺路看望一个朋友。承他的情,留我多住两日。我也无甚紧事,且盘桓两日,待月半时也就起身了。而今日朋友有事,我因闲走到此,不期这样巧遇!”他一面说一面让贾雨村同席坐了,另叫上酒肴来。
二人闲谈慢饮,叙些琐事。等到酒酣之时,贾雨村方才若有所指地问道:“近日京中可有新闻没有?”
冷子兴回答道:“新闻倒真有一样,还是贾老爷的同宗家出了一件大事!”
“大事?!”贾雨村心里疑惑,他记得红楼梦书中冷子兴应该说的是贾宝玉含玉而生一事,这顶多是异事,何谈大事?
心中虽不解,但贾雨村还是装作好奇的样子问道:“我的同宗?可是荣国府贾家?兄长休要说笑,那可不是弟弟能高攀的起的!”
“可不就是荣国府?”冷子兴笑着点点头,再不提同宗的事,只是神秘地说道:“贾老爷你不知道,他们家新进门的二奶奶在光天化日下给丢了!”
“咳!咳!”贾雨村闻言一口酒就喷了出去,他怎么也没想到能从冷子兴口中听到这样的话,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时候能被荣府称为二奶奶的只有王熙凤……可王熙凤丢了?这么可能?倒是她女儿巧姐在书里丢过一回。
“冷兄休要说笑,贾家是高门大户,他家的奶奶出入怕是都有无数丫鬟婆子随行,怎么可能丢了?这指定是谁不喜贾府二奶奶传的谣言……不过这般污人名节,忒也恶毒!”贾雨村不信,立刻反驳道。
“嘿,贾老爷你别不信,这事在京里都传遍了,一开始说是那琏二奶奶被人掳走卖进了窑子,琏二爷甚至带人把那家妓馆搜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人……可这事一出,却是坐实了琏儿奶奶丢了的事实!”冷子兴将此奇事的大致经过和贾雨村讲述了一遍,这才让贾雨村终于信了。
“可王熙凤丢了……这还是我知道的红楼梦吗?”贾雨村心里升起淡淡地荒谬感,又感叹道:“贾家和王家怕是成了京里的笑柄了吧?”
“可不是?不过因着这事,贾家的琏二爷和王家的仁少爷倒是受了刺激,发奋图强起来,仅仅几个月就脱胎换骨了一般,竟然双双过了院试,成了秀才!说起来贾家和王家也算因祸得福了!”冷子兴也跟着感叹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