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赵琴的面食铺子开业,周家的收入明显多了许多。赵琴虽然比以前做农活的时候看起来忙了一些,却明显没有那么累了,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之后,她每天都非常开心。做农活的劳动强度远不是现在做面食所能比的,更不用说农忙时要天不亮就去地里,天黑之后才回家呢?
周爸爸则自从辞掉了小学老师的工作,就一直在家等待着关于桃树的消息,顺便给周妈妈在家为做面食做准备时帮帮忙,或者是打理一下家里的院子,日子过得很轻松,做老师时经常熬夜留下的小毛病也逐渐消失了。
春天移栽果树正当时,刚过完年,县里要发展桃树栽种,打造“仙桃之乡”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各村。与之同时传到的,还有各种帮扶消息。
村中半信半疑或者根本不当回事的人和周典茹前世一样,非常多。村民们大多数都在延续着之前的种植习惯,到了时节,就已经在地里播下了自己想种的作物,只是象征性地留出一小块地试着种种桃树。或者有的人干脆一点空地也没有留,全部都种满了。
周家则与众不同地将家里的十几亩田中,相邻的大块的都留了下来,准备开春拿到桃苗开始栽种,只有一些零星小块的,像往年一样种上了各种蔬菜。村中像周家一样的人家,只有三户。
在乡里集市和县一中门口卖馅饼的生意,赵琴已经全都交给了周典茹和徐琳琳。
她们俩已经学会了制作馅饼的完整步骤,开始做的数量明显赶不上要卖的,但后来却越来越熟练了。再加上赵琴也会给她们帮一些忙,她们做的完全赶得上之前三个人一起做的数量。
自己做之后,她们所用的材料已经变成了两人平摊成本,制作场地和工具燃料等用的还是赵琴之前用的东西。自然收入分成也发生了变化,赵琴拿其中的十分之二,剩下的八成则是周典茹和徐琳琳平分。
现在,两个小姐妹每卖一次馅饼,都分别能净赚到八十到九十块钱。她们每周至少能去集市三次,学校门口晚上也可以卖,每天就可以去两次,每月至少能有九次机会,加起来就是十二次了。
这样,每个月她们每人就有了大约一千块的收入!
这可是一千块!在2002年,一个在县城的普通上班族月工资也只有几百块而已!
周典茹和徐琳琳感觉现在的生活无比美好,虽然仍然有一些并不算好的直觉,但是她们还是很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