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高陵寺

御都府城最为有名的是三山二水,两楼一寺。其中三山指的是,禹启山、紫樊山、翰依山。

三山中以于禹启山为首,成直线排列,彼此呼应。山中游人众多,文人雅客莫不向往于此。

当世顾家长孙曾登临此山,留下墨宝。

非君子不登山,若登山请上山。

二水指的是清缘池、碧波泉。前者是平水,后者是活泉。每到过新元节的时候,这里就聚集了许多少男少女。

若是有爱慕的人,便彼此留下信物,等着对方上门求亲。

两楼指的是金科楼、暖楼。一个是雅到极致的奢华,一个是俗到让人忘返的迷谷。

每到接榜单的时候,就会形成很鲜明的对比。榜上有名者在金科,名落孙山人在暖楼。各有各的客源,倒是不缺财路。

一寺指的是高陵寺,这是张木此行打算去的目的地。此寺坐落于府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传闻建朝鼻祖的韩世印就是在此寺降生的,百鸟齐鸣,众兽膜拜的天地异象以各种夸张的版本流传后世。

张木问人打听好了方向,简单的带了些干粮,就信步走去,不多时来到了寺下。

只要是游玩的景点,人都多的很。张木不耐烦在人潮中拥挤,选了一挑偏僻的山路上了寺。

"小兄弟,等一下,等一下,有点事求你。"

刘玉在这山上待了半天,一直等着什么人过来搭把手。唉,你说这人倒霉,喝口水都塞牙缝。

刘玉是山寺脚下的猎户,平时除了打打猎,就是给寺上的游客带带东西。仗着高陵寺人气旺盛,一年下来收入好得很。

这不接了一个担水的活,想着前门那人多,上寺麻烦。就偷了个巧儿,奔侧面来了。

没成想,正走着呢。旁边突然冲出来一只球狐狸,来了个狭路相逢勇者胜。战败的代价是,连人带水的造了个大前趴。

挑的水没了不说,还被木桶砸伤了腿。一时半会儿的走不了,正盼着能有个人来帮帮忙呢。

张木听到喊声,向四周望去。看到右边的土坡上坐了一个人,一只手握着脚,一只手向自己打招呼。

"大叔,您这是咋啦?用帮忙不?"说完张木暗自唾了一口,这不废话吗!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呢。

扶着刘玉出了寺,直接去了医馆。还好没什么大事儿,大夫说修养几天就可以了。

"小兄弟,得亏你来了。不然我还不知道要等啥时候呢?走,一会儿去我家,让我那口子给你做点吃的!"

"大叔,客气了不是!不了,我还要上寺呢。您那,在家好好休养几天。时候也不早了,我就不叨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