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之后,肖苒和沈巧梅把晾凉的瓜子装好,准备炒第二锅,肖志勇则把上午收来的葵花籽卸下车,又拉着小车出门去继续收葵花籽。
“闺女,你哥再这样收下去,就要把咱们十里八乡的葵花籽都倒腾回家了,照这样下去,咱们忙到大年三十儿也炒不完这些瓜子了。”
沈巧梅感觉自己真是有操不完的心。
“娘,我心里有数,我哥再收了这次回来,咱们就暂时不收了,等把家里这些瓜子做完了再说。”
肖苒前世做过各行各业的工作,明白做生意要讲究市场饱和度,而且目前她们只有一口锅,葵花籽再收下去就真如沈巧梅所说,忙到年都忙不完了。
肖苒打算这几天去县城转一转,看有没有更好的商机,打定主意后,她感觉更有干劲了。
晚上兄妹俩坐在一起商量好接下来要做的事。
以后沈巧梅和肖苒在家做五香瓜子,肖志勇则负责给各镇上的供销社送货。
事情有了章程,一家子人就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
没过几天,肖苒就到村长家开介绍信去县城。
肖苒两兄妹会做人,每次去村长家都要提多少点东西,东西也不贵重,不会让人觉得是行贿,村长收着乐呵还不扎手。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所以村长一听肖苒是要开去县城的介绍信,意思性的问了几句,就帮忙写好了。
自打离开高家回了娘家,肖苒觉得打心眼里舒坦,没了一堆糟心事,做事也不用束手束脚的,还不用整天听人冷嘲热讽的,就连出门都是自由自在的。
但她也明白,永远不回高家是不可能的,那毕竟是高建国的家,那是高建国的亲人。
她嫁人的第一个年头不在婆家过年的话,村民都会说闲话的。她是不在乎名声,但她还有娘和哥哥呢,不能让他们跟着一起被戳脊梁骨。
所以肖苒打算这次进城找个好点的商机,在年前再赚一笔,然后就去部队过年。这样既不用回高家,还能堵了那些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