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的瓜子煮起来,家里平时常用的四印铁锅显然有些小了。
肖苒遂打发肖志勇去大队部把那口平时办红白喜事才会用的八印大铁锅借回来。
肖志勇出门后,肖苒叫上沈巧梅,两人合力把生葵花籽用水洗去表面的灰尘。
沈巧梅边干活边念叨肖苒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过日子。都没和她商量一下,就跟肖志勇干了这么大事,这到时要陪了钱可怎么办。
肖苒知道老人家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也不争辩,一直默默的听着她娘数落。
最后沈巧梅看闺女这样子,也只剩下唉声叹气了。
等两人忙活的差不多时,肖志勇那边也和村长的儿子孙海两人把大铁锅抬回来了。
大锅架好后,肖苒将洗干净的葵花籽放进去,加水没过瓜子。把花椒、大料、桂皮、小茴香配好比例,用个棉布包成小包放进水里,又在表面撒了适量的盐,喊沈巧梅去院里的窗台上找了几块干橘子皮放进去。
就开始在灶台里塞干柴点火,大火烧开锅后转小火慢煮,大约煮了二十分钟后,肖苒掀开锅盖,在热气缭绕下,她用勺子从锅里捞出几个瓜子尝尝入了滋味没有。
感觉可以了,她不再添柴了,将瓜子继续在汤汁里浸泡几个小时入味。
沈巧梅看天色不早了,她不放心肖苒一人回去,怕她路上出事,就说留她在娘家住一晚。
肖苒正想着今晚留下来看看第一锅五香瓜子出锅后效果呢,沈巧梅的话简直是瞌睡送枕头正合她意。
刚好她出门时跟高家人说的是来娘家,也省了肖志勇大冷天的再跑一趟高家庄去报信。
吃过晚饭后,肖苒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瓜子基本都入味了,就去找了几个蛇皮口袋铺在堂屋地上,将瓜子捞出来沥干水,均匀的铺瘫在上面等待晾干。
晚上堂屋气温低,肖苒怕后半夜湿瓜子会结冰,还特意翻出肖家几年不用的蜂窝煤炉子,生着火放在堂屋里取暖。
家里就这不多的几块蜂窝煤,沈巧梅一直省着舍不得烧,这次一下就被闺女霍霍了大半。
她看闺女为这点瓜子搭这么多好东西进去,心里一阵肉疼。这要瓜子不赚钱,她能直接心疼到呕血。
肖苒因为心里惦记着瓜子的情况,一晚上翻来覆去的也没睡踏实。第二天天一亮,她就披上衣服,起床去看瓜子脱水的情况。
十一月底的气温太低,瓜子的脱水效果不理想。肖苒用手抓着一把半干的葵花籽,暗忖,这样下去不行,只靠自然风干要等几天才行,浪费时间不说,久了五香瓜子也会变质,味道都要差上很多。
她想,目前条件有限,不能像后世一样进行烘干,也只能用大锅加热干炒了。
想好对策后,肖苒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把昨天借来的八印大锅洗刷干净又架上,开始添柴干炒瓜子,直到把瓜子炒到没有一丝水分,干干脆脆的才算完事。
做好这些后,屋外的太阳都升的老高了,肖苒也顾不得烫,伸手从锅里捻起一粒瓜子放嘴里磕开尝味道。
感觉味道和后世的五香瓜子没什么区别了,她这才轻舒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