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秉懿一位尚未出阁的官府小姐,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当下是心慌意乱,不敢言语:“爹……”
邢焕见她小女儿情态,慈爱的笑了一笑,面上倒没有太多攀上皇亲的喜出望外:“这也是你的命啊。选秀就在明年春,不是爹夸口,以我女儿的品貌淑德,爹倒是真怕你被选入宫。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后宫佳丽过万,他也不年轻了,多少女子在宫中蹉跎了大好春华,也难以得见圣颜。如今九皇子钟情于你,非卿不娶,他诚意拳拳,还跟爹保证,一定好生待你,日后康王府大小事务,都由王妃决断。”
赵构的生母韦氏,出身不高,也不算得宠,赵构本人并非野心勃勃之人,只愿当个闲散王爷,断断不会卷入皇子夺位的纷争里去。为人父母的,自然是希望子女夫妻和美,荣华安稳,比起碌碌年迈的皇帝,邢焕自然更乐意把女儿嫁给康王。
邢焕让女儿落座,饮茶后又道:“还有一件事,康王倒也坦诚,说道王府中虽无王妃,倒有两位侍妾,是他封王后,出宫建府时父皇所赐。若是秉懿你容不下她们,他也可以给她们安身金银,再送出府去。”
刑秉懿明白父亲的意思,康王毕竟是皇子,他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极为诚恳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就不是她想如何便能如何的,况且她也没有意中人,皇家赐婚,她若不从,这喜事就可能变成祸事,思及此处,她微微低了头:“婚姻大事,全凭爹爹做主。”
那一年,十六岁的刑秉懿凤冠霞帔嫁入王府,大婚第二日,赵构携王妃入宫觐见,皇上皇后及赵构的生母韦妃对这个绝色的儿媳妇大加赞赏,取善美之意,封其为嘉国夫人。
汴京城都知道,康王爷对王妃是一见倾心,故而事事顺着,夫妻倒也恩爱。匆匆四年,府中两位侍妾接连为王爷生了五个女儿,偏偏只有王妃的肚子,迟迟不见动静。
靖康元年,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康王临危受命,前往金营和谈为质,得以全身而退。当年冬,金兵再次南侵,赵构奉皇兄钦帝赵桓之命,再度出使金营议和。
此去凶险,前途未卜,夫妻俩依依惜别,刑秉懿一直将夫君送出开封,临行前,她褪下了自己的一只耳环,面若芙蓉眼似秋波:“王爷多加保重,见此环如见妾身,妾身在这里盼王爷早还。”
赵构将那枚耳环收入袖里,城外朔风萧萧,将她洁白氅衣吹得飞扬,他捧起刑秉懿的脸,在她眉心印了一吻:“秉懿,等我回来。”
外头的消息一日一变,她在府中为他担心受怕,度日如年,到了二月,金兵攻陷开封,汴京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