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取画轴

逍遥大亨 赫墨 3468 字 2024-04-21

拿下这两根画轴之后,郭老分别掂了掂这两根画轴,非常肯定的说道:“这画轴里面确实有东西,重量不一样。咱们先开哪个?”

几位老人的眼光都看向了杨靖,杨靖虽然是小字辈,可这幅画毕竟是属于他的,就连他的四位师父都不好替他做主。

杨靖指了指那根较重的画轴说道:“三师父,麻烦您先把这根画轴打开吧。既然这根画轴重,那就说明里面藏着更多的东西,咱们还是先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东西吧。”

郭老笑道:“那我可是下刀了啊?”

几位老爷子同时出声说道:“你这个郭老急啊,该着急的时候不着急了。”说完,几位老爷子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画轴是字画装裱的一种材料,也称轴头。古代画轴常用檀香木,檀香能辟湿气,且开闸有香气,又能辟蠹。不过檀木,尤其是紫檀木比较重,所以古代在做画轴的时候,通常都会把檀木中间剖开,然后挖空之后再合并到一起,这样,一根中空的画轴就完成了。

这幅《江宁大江图》的画轴虽然是紫檀木做的,而且粗的有些吓人,但其实重量并不重,因为这两根画轴全都是中空的。

郭老仔细的看了看画轴,然后非常肯定的说道:“这幅画自从装裱之后就没有被动过,这一点我可以肯定!”

说完了,郭老就慢慢的把画轴取了下来,然后找到了画轴上剖开的痕迹,用工具轻轻的一点一点的开始撬动,不一会儿的功夫,这根特别粗的画轴就被撬成了两半。

画轴一破开,里面的东西就彻底显露了出来——一卷东西外面包裹着一层已经没有颜色的绢。

“这”几位老爷子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那份压抑不住的兴奋。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谁都明白能够被赵令穰藏在画轴中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了,最起码要比赵令穰画的那幅《江宁大江图》更珍贵,要不然以赵令穰的身份而言,也不至于做出这等藏匿的事情来。

蔡易说道:“要不要做些准备工作?这东西在画轴里藏了不知道多少年了,这么直接打开行吗?”

郭老说道:“问题不大,这画轴并不是密封很严的那种画轴,里面藏得这件东西一直以来都是和外界的空气有接触的,要不然外面包裹的这层绢也不至于褪色到这种地步。”

说着,郭老就小心翼翼的把外面包裹的这层绢解开了,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ps:鞠躬感谢“那年夏天的味道”、“那时花开未开”100的打赏。

听了肖老的话,几位老爷子都露出了一脸便秘的样子。仿佛眼前明明摆着一桌满汉全席,结果每道菜里面都有几个绿头苍蝇,能看不能吃

如果要给北宋的画家排个名的话,宋徽宗赵佶的表弟赵令穰绝对能够排进前十名,他的画作流传到现代的并不多,但每一幅都是珍品。

现在眼前就摆着一卷赵令穰亲笔画的《江宁大江图》,而且还是长卷,别的先不说,光是这九百多年的历史,哪怕这幅画画的水平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很差,这幅画也堪称国宝了。

俗话说得好,“一页宋版一两金”,宋版书流传到现代都已经是极为珍贵的文物了,更何况数量更为稀少的宋画?

到了现代,每一幅从宋代保存下来的画都堪称国宝级的文物。因此眼前这卷《江宁大江图》虽然画的水平很一般,但也是堪称国宝的画作。

只是对于这几位老爷子来讲,他们要的不仅仅是宋画,他们更需要的是一幅足以流传千古的完美画作。眼前这幅画历史是有,可这水平

杨靖估计这个时候五位老爷子心里都在吐槽——你说你明明是赵令穰啊赵令穰,为毛作出这么一幅让人又喜又恨的画来呢?

几位老爷子都静静的看着这幅画,气氛极为诡异,就连杨靖都有点受不了了。

幸好蔡易出声打破了这种诡异的气氛。

“小靖,这卷《江宁大江图》你花了多少钱收来的?”

“一”杨靖张口就想说出一万块,但随即就硬生生的控制住了后面的数字。

这幅画是他在1982年的金陵花了一万块收来的不假,可这句话绝对不能说出去。如果要是在现代收这幅画,一万块钱最多也就是让你看看,根本就不可能收上来的。

“一百万?”蔡易有些迟疑的接住了杨靖的话头,杨靖只能默默地点了点头。

“嗯,一百万收这么一幅画倒是不贵,算是捡漏了。”黄老在一旁说道,不过杨靖听得出来黄老语气中那深深的怨念,很显然,这位爱好字画的大家对于这幅画真的是有点受不了。

刘老问道:“小靖,你当时怎么花这么多钱收这幅画呢?虽然你在字画这方面还有的是要学的东西,可凭你的鉴定水平,你应该能看出来这幅画的水平啊。”

“大师父,我刚才说了,当我看到这卷《江宁大江图》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幅画有些不对劲,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幅画确实是一副真迹不假,但我总觉得这幅画好像还隐瞒着什么东西。四位师父,您们应该都知道我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没错,我收这幅画的时候,就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幅画不简单,所以我才会花一百万收下来的。”

黄老说道:“小靖啊,这幅画虽然是赵令穰画的不假,可这幅画没什么特别的啊,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这幅画的水平真的是配不上赵令穰的名气和水平。如果不是老肖肯定的鉴定出这幅画就是赵令穰画的,我都以为是赝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