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岳丘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与会的还有岳云,小伙子很是不安,担心谈判会达成协议。岳丘至少还知道岳飞总共北伐了四次,现在第二次还没开始呢,打仗的时间还长,所以对小伙子的担心很是不屑。
“北朝强而我国弱,然而强国遣使至弱国议和,焉有不成之理?”
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被他老爹骂了。
“幼稚,糊涂。”
老爸把局势掰开了讲,教育儿子。
金国大佬林立,这一次提出议和的是挞懒,因为他刚刚掌权,当然是以稳定为主;但是直接和宋朝交手的那些人,比如金兀术,肯定不愿意议和:一来他和挞懒不是一伙,二来主战派之所以主战,因为他们的利益天然和战争联系在一起。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双方停火了,金兀术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而他的军资、属下和权力也同样会随之减少。
所以这是利益之争,岳飞判断,即使合议达成的时候,就是摩擦甚至是战争爆发的时候。
说的是金国的事,教育的是岳云,但是旁边的岳丘却听得明明白白。
“雷霆雨露均是君恩,做臣子的,唯有一片拳拳之心。”,岳丘仿佛对没要到官职的事情毫不在意,表达了继续做忠臣的决心:“待我回归中原,定会整顿兵马,报销朝廷。”
“远山须知,议和之事为大,吾等均需配合。”,岳飞意味深长地看着岳丘说道。
“中原路长,消息不畅。”,岳丘笑道:“为免误事,属下准备见城则攻,遇敌则战。”,他满脸都是忠诚之意:“总归我打的越好,谈判便会越顺利。”
“招讨使之意如何?”
这样的理解,好像和皇帝以及中枢的意思有些偏差吧?岳云觉得很不对劲。
然而,他看见父亲微微颔首。
难道是对的?我的理解错了?
小伙子有些晕。
在上京的路上,岳丘已经从岳飞等人的口中大致了解到如今南宋小朝廷的政坛局势。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秦桧的起复。
今年二月,秦桧复官为资政殿学士,六月的时候,又当上了观文殿学士。
这一位主和派代表性人物的动静,正是一个风向标,表明了当今皇帝所选择的政策。
这也是京中物议汹涌的原因,更是岳飞赴阕直谏的理由。
不过目前两派交相攻击的当口,秦桧这位主和派大将,找我这个主站派小卒子做什么呢?
管他呢,去了就知道。
顺便还可以勘察地形,有机会的话来个斩首行动,也是个大快人心的事情。
当然,回复拜帖之前,还是先找老大通个气,请教用什么语气毕竟合适。
谁知岳飞一听就急了,气道:“莫非远山兄欲改换门庭乎?”
没这么严重吧,串门而已。
“然则,天下人将以何视远山兄?”
你一直用远山兄来称呼我,看来真的生气了。好吧,你是这个时代的人,你懂得多。
我去登门拜访,在别人眼里就意味着我背叛革命,那就不去呗。
“幸得鹏举兄提醒,否则愚弟便上了那奸贼的大当。”,不知道岳飞会不会同意斩首计划?
还是算了吧。
而且听这意思,就算去秦府外面转圈(勘察地形)都不行,因为别人会以为你在想办法勾搭奸臣呢。
得了,另外想辙去对付秦桧呗。
也许秦桧只是听闻了岳丘的名气,甩个帖子招徕一下,反正不成功也没有损失。结果就是差点坑了岳丘这个土包子。
土包子恨得牙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