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驿站之后,岳丘立即就感觉到了不同,这个不同,表现在别人对待他的态度上。不光是吴驿吏,连平素只有点头之交的那些邻居们,在寒暄之间也多了几分热情。而回到房间之后,王大头更是拿了一叠名刺给他看:“指挥使,这些都是中午收到的。”
呵呵,岳丘心里暗自腹诽,比起如今来,前几天完全就是穷在闹市无人知啊。
他懒得理会这些名刺,开始写给岳飞的拜贴,请求今天晚上上门拜访,想要请教怎么写陕西游击方略的奏章。刚刚写完,那两个朋友就找过来了,刚进门李瑜就嚷嚷着道喜要他请客,岳丘自然不会推辞,安排了王大头去送拜帖,并给了这小子些银子,让他去菊院通报一声,晚上自己在驿站留宿。
酒过三巡之后,话题自然来到岳丘入宫觐见的事情上面
“当今励精图治,有收复故土之志。”,岳丘根据亲身所见所闻,尽量客观地进行评价,不以尚未发生的事情影响自己对赵构的判断。
“罢秦桧,修武备,圣上正欲大展宏图。”,赵汾点头附和。
“罢免了秦桧还有黄乾元,这异论相搅之道,赵家人玩得最为娴熟。”,李瑜是个批判派,冷笑着表示反对。
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也未免太过口无遮掩了吧。
“官家十九岁入金营为质,二十一岁开府建节,二十四岁便泥马渡江恢复了赵家的社稷,堪称一代雄主。”,赵汾是个保皇派,据理力争。
你说的也有道理,这宋高宗如果现在就死了,绝对会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的,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啊。
“今日只谈风月,莫问政治。”,岳丘举杯道:“且满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