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颜旭来说,颜父早已辞官回乡,根本不会卷入这件事中,而大哥虽然也在朝中,但是以对方的身份地位,也轮不到他开口,所以颜旭不着急。
铁衣客也是同样,对朝廷一点好感没有,至于李破山就不用说了。
但是事情的发展可不会像想象的那样发展,因此当颜旭知道这次朝廷选出的统帅后,当场脸色就变了,因为那是他大哥。
颜旭并非对官场一无所知的小白,出身官宦之家,哪怕没有专门去学习,耳目渲染之下多少也懂得一些官场的规则。
颜父当年是三品大员,已经跨过了那道门槛,又在兵部掌握实权,因此哪怕在朝廷开口也有足够的话语权。
但是颜旭的兄长颜良不同,他虽然只比颜父低了一品,为四品官员,但是这一品之差就是一个层次的差距,三品以上都是朝廷真正的大佬,整个陈国都是依靠他们来运作的,而三品以下属于中品官员,掌握一定的权利,但是却没有多少话语权。
而且颜良的官职也并非实权的调兵遣将或者后勤调度,而是十分鸡肋的文书工作,只是品级比较好看罢了,实际上不比七品的县令好到哪去,至少县令还是个实权,有百里侯之称,因此怎么轮也轮不到颜良来当这个统帅。
“铁衣客,你立刻赶往我兄长处,一定要保护他的安全,我回家一趟,然后会赶去与你汇合。”颜旭皱着眉收拾东西,而铁衣客对颜旭点了点头,又看了李破山一眼,然后翻身从窗户跳了出去,片刻后便响起急促的马蹄声。
颜旭心急火燎的往家赶,这个时候他迫切的需要颜父的指点,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哪怕如今他实力大增,可也弄不懂朝廷那帮大臣到底在想些什么,竟然让文职的兄长去统领二十万大军,这到底是他疯了,还是朝廷的大臣们都疯了。
相比颜旭的心急,李破山倒是无所谓,反而充满了期待,毕竟这位早已习惯了战场上的气息,对于他来说那才是生活,也是时隔三百年后极少数能够让他找到活着感觉的地方。
三人继续自己的旅程,不过没过多久就听到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五湖王陈桂竟然起兵造反了。
五湖王可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当年先皇还在的时候兄弟两人的关系最好,一个坐镇国都,一个兵守边关,配合相当默契。
不过当先皇得了恶疾自知时日无多后,一切都变了,陈桂手里的兵权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不断分散,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为了什么,陈桂手下的兵将顿时鼓噪起来,不过都被陈桂压了下去。
但是这还没完,当兵权夺取的差不多了,皇上甚至下旨让他独自前往国都受封,可这一去生死难料,在皇权面前,什么兄弟情谊都是笑话。
当时的陈桂有两个选择,一是乖乖听令看看能不能保命日后当个逍遥富贵王爷,另一个就是起兵造反,搏那么一搏。
最终陈桂选择了前者,放弃了所有兵权,独自前往国都受封。
先皇也没有亏待他,直接将陈国最富裕的五湖封赏给他。
因为此事当时影响很大,哪怕后来先皇去世,不过十岁的少年太子继位,也没有掀起什么波折,可见当年先皇的手段如何。
可前不久兵部接到地方守备禀报说发现一支大军在当地出没,当时兵部大臣还以为是误报,可看了看地图,顿时心中一凛,因为哪里距离五湖王陈桂的封地并不远,可以说紧挨着。
因此在将此事禀报给皇上后,兵部一边大张旗鼓的在当地严查,一边启动死间收集五湖王的情报,果然发现陈桂不光在封地训练了三千私兵,还偷偷联系边关的旧部,这显然是在准备造反。
五湖王陈桂也并非无能之辈,立刻发现了朝廷的动作,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兵造反,在多年的准备下接连攻下数城,边关的几位旧日大将也相互呼应,丢弃守护的边关要地,带兵前往陈国腹地,企图与旧主陈桂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