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乖徒弟来来来,师父带你去拜见祖师爷,只有拜过祖师爷才算正式入门,到时候师父便教你修行。”玄云老道乐呵呵的说道,然后拉着颜旭的手走出院子。
紫云观正殿里供奉的是纯阳真人吕洞宾,当然这并非玄云老道的祖师爷,他倒是想,可惜高攀不上,不过紫云观的传承还真跟这位纯阳真人略有渊源。
传闻当年玄云老道的祖师爷不过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外出赶考错过了住宿的地方,便夜宿在供奉纯阳真人的荒野道观,出于礼节,他束草为把,将彩漆剥落的纯阳真人神像上的蛛网灰尘清理一下,又聚土为炉,捏草为香,算是谢过主人。
也是这书生的机缘,在梦中梦见纯阳真人对他微微一笑,然后朝天指了指。
第二天醒来,这位书生心中一动,不顾灰尘蛛网,从道观的房梁上寻到三卷道书跟一方剑匣,打开一看,虽非纯阳真人真传,可也是道门正宗丹书,顿时欣喜若狂。
自认仙道可期的书生不再赴考,转而返乡变卖了家产,在山间修建了一座小小的道观供奉纯阳真人,同时自称紫云道人,一边供奉纯阳真人一边苦苦修行。
可惜这位书生的天赋一般,加上又无根基,法财侣地那是一个不占,因此修行了几十年也才刚刚筑基。
好在他也明白自己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因此在剩下的时间寻了一位乡间土财主的儿子作为徒弟。
这位徒弟的天赋比他好上一些,可也有限,但是架不住他老爹有钱,硬是在三十岁便达到老道苦修几十年的境界,不过也止步于此。
但是紫云一脉从此就喜欢上找有钱人当徒弟,如此积累了几代后就积攒了一份不小的家底,恰巧这一代收了一位天赋一流的弟子,果断将大量资源灌注到这位弟子的身上,果然紫云一脉因此而崛起,不光在天下道门争得一席之地,更是得到当代皇帝的褒奖,甚至多次请他入宫讲道。
从此紫云一脉便尝到了甜头,并不像其它道门那般清高,最喜找那些富贵公子为弟子。
不过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富贵出身的弟子天赋不去说他,心性始终缺少几分韧性,因此紫云一脉又慢慢转变了,收了不少平民出身的弟子。
三日后,颜旭拜师,七天后,十多辆马车带着颜旭与玄云老道前往云峰山。
玄云老道生怕途中出了变故,于是让颜父让人准备的十多辆马车慢慢赶路,他拿出两副玉符出来,用红绳系在自己跟颜旭的脚上,同时嘱咐道。
“乖徒弟,等会一定要紧紧抓着师父的手,否者待会跑起来一转眼就寻不着你了。”
“知道了师父。”颜旭乖巧的点点头,然后紧紧抓着玄云老道的手。
玄云老道捋了捋胡须,露出慈祥的笑容,然后教着颜旭捏了一个法决,然后说了一声走,这一老一少顿时脚下生风,一抬脚便是数丈远,一转眼便是百丈开外,难怪玄云老道让颜旭紧紧抓着他,若是一松手还不知道会跑到哪里。
加持了神行符,玄云老道不过几个时辰便来到三百里外的云峰山,毕竟两人就跟踩了风一般,根本不走寻常路,近乎一路直线,当然快了。
到了山脚下,玄云老道没有急着上山,而是警惕的看了看山腰占据硕大面积的慈云寺,不顾一路的辛苦,将颜旭抱在怀中,用宽大的袖子将他罩住,然后施展全力奔向山顶。
慈云寺方丈室,正在诵经的法圆方丈突然放下手中的木鱼,往钵盂中倒了一杯清水,然后将佛珠展开,将钵盂放在其中,念了一声佛号后伸指往钵盂水中一点,照映出正在往山顶狂奔的玄云老道。
“咦?这老杂毛又折腾什么?”法圆方丈疑惑的念道,突然看到老道怀中好像抱着一个小孩,顿时眉头一皱,难道这老道已经堕落道当人贩子去了?
还没等老和尚看清,玄云老道就跑到紫云观的山门前,顿时水中映像一晃便消失。
紫云观自有道家法门守护,那是如此轻易便能看穿的,法圆方丈只能摇头作罢,继续念他的经书。
玄云老道累的是顺脖子汗流,差点一口气没喘过来,看守山门的道士看到自家观主如此狼狈,还以为被人追杀了,顿时发出警报,然后抽出手中利剑挡在玄云老道身后,同时热血的说道。
“观主您快走,我来拼死挡住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