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在上,愿天地观列祖列宗保佑玄微师侄有朝一日破而后立!”玉虚道人在心里虔诚地祈求道。
如果玄微真能恢复修为,乃至更进一步,那必然是鱼跃龙门,从此再非池中之物所能相提并论!
于公于私,玉虚道人都希望有那么一天!
待得明夜将玄微领到演讲台上,玄微将手中青竹放在一侧,随后举起话筒从容道:“今日的论道会上,已经有不少道友分享了高见,贫道自觉获益良多。类似的言论贫道就不再赘述,想必诸位道友也没兴趣再听,所以今日贫道便说一下自己所看到的,存在于修士圈内的几个具体问题。”
玄微的开场白已然定下了之后论道的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大方向,落实到细节!
“贫道这里有六个问题,诸位道友听完可以思考下,这六个问题对于新时代的修士圈而言,算不算得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玄微竖起一根手指,缓缓说道:“第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修士?”
自古以来,修士圈多以师徒关系为脉络,进行新鲜血液的培养。
这种传统的方式,效率低下不说,并对作为师傅的一方要求苛刻。
而一旦传承过程中发生意外,便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第二个问题,传播信仰和保持信众的方式该如何适应新时代?”玄微又竖起一根手指。
西方的宗教具有完整丰富的殖民地传教经验,传教战斗力极端顽强,现代西方宗教对华夏的冲击力越来越强,他们传教的途径多样化,无孔不入,教徒人数增加的速率正在逐年提高。相较之下,一些本生土长的教派在传教的方式和手段上就显得非常虚弱。
“第三个问题,如何培养修士圈的团结能力和凝聚力?”玄微继续说道。
从这个论道会便可以看出修士圈内部的摩擦和矛盾,庞杂的体系导致无法团结一致,甚至还会产生是非争端,这样如何在工作中力往一处使?
只是三个问题,在座的修士便神情凝重起来。
玄微所提的这些问题,或许在座早有人意识到了,但是没有人系统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更别说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这句在网络中已经被用烂的话,用在此刻或许非常贴切。
如今世人对于各个教派的了解只有一鳞片爪,甚至这仅有的认知都可能存在曲解和谬误。
因为缺乏了解,教派和修士渐渐被世人从社会中割裂独立出来,成为神秘乃至妖魔化的存在。
当然,修士中同样不乏故作姿态,自认高人一等的那种人,动辄出口佛法大道,说得是天花乱坠,然而普通人听完却一脸懵逼,只觉得假、大、空!
“示人以真,待人以诚,少说几句空话,多做几件实事,这种积极的态度难道不值得倡导?追名逐利并非可耻的事情,可耻的是为了些许蝇头小利迷失了本心!如果修行连实现个人价值目标的上进心都要扼制,那修行的意义何在?”玄微直抒己见道。
现场一片悄然,不少年轻修士眼冒精光,若非顾忌身旁的前辈师长,只怕早就起身鼓掌了!
“阿弥陀佛!知我者,玄微也!”台上的澄念长声感慨道,紧接着默默地走回自己的座位。
玄微亦是颇有种引为知己的心情,即便澄念与他并非同门,过去接受的思想和观念亦相差甚大,然而世间万法殊途同归,两人的想法竟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谁能想到修习南传佛法,一向沉默寡欲的澄念其实心怀沟壑,有着锐意进取,为常人之不敢为的勇气?
谁又能够想到名不见经传,年纪轻轻的玄微学识渊博,更有立志振兴道门的气度?
“年轻一辈中,此二子堪称翘楚,至于日后对修士圈是福是患,一切便交予时间来见证吧!唉,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退下去咯!”坐在前排的慧清师太唏嘘不已道。
“是啊,年纪大了,当年的锐气也差不多磨光了!”一位来自茅山的天师喃喃道。
“佛门道门人才辈出,可怜我们这些小门小户,后代中几乎找不出一个能继承家业的子孙!”身穿黑衣的湘西老汉摇着头,颇为痛惜道。
……
“这个道士是谁啊,看着有些眼生?”
“又是这天地观,什么好事都给他们占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