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 乘胜追击

湾区之王 磨砚少年 3286 字 10个月前

现在已经没有时间观察传球目标了,陆恪只来得及呼喊了一句,“马库斯!”

因为这是一个手枪阵型,马库斯没有着急地跑动出去,而是停留在了陆恪的右手边,有意识地慢一拍出击,通过时间差在短传区域寻找到接球空档;没有想到,对方突袭四分卫的动作着实太过迅猛,以至于马库斯还没有发动脚步,就看到马约朝着自己冲撞了过来。

即使没有陆恪提醒,马库斯也已经降低了重心,阻拦在了马约与陆恪之间的道路上。

因为右侧现在可以看到对峙和冲撞,条件反射地,陆恪就朝着左边开始移动,一步,两步,转过头来之后,他这才看到饿狼扑食一般冲刺过来的宁科维奇,盲侧盲侧该死的盲侧!

但此时的懊恼没有任何用处。

面对如此情况,陆恪也可以算是历经风霜了,视线一扫之间就做出了判断,不需要使用特殊技能,他的左脚用力蹬地,完成了一个紧急刹车,然后身体就朝着反方向快速移动,在宁科维奇完成擒杀动作之前就已经拉开了距离。

一步,两步。

休赛期的艰苦训练在关键时刻演变成为了肌肉的本能,陆恪的口袋脚步轻盈而快速,即使没有特殊技能的作用,横向移动的脚步依旧完成了摆脱,眼看着宁科维奇就完成了重心调整,再次穷追不舍地扑了过来,陆恪又提前一步朝着右侧横向移动。

马约捕捉到了陆恪的身影,他死死地用肩膀卡住了马库斯的位置,不管不顾地朝着陆恪冲撞了过来,因为距离太过靠近,他的双手似乎已经可以触碰到陆恪的肩膀了,他的指尖甚至可以感受到球衣的触感。

千钧一发之际,陆恪再次强行提速,步频和步幅都再次提升,险之又险地快步错开——马约的左手重重地拍打在陆恪的肩膀上,但力量和角度全部都错开了,只来得及动摇了一下陆恪的重心,却没有能够形成任何威胁,然后就眼睁睁地看着陆恪扬长而去。

甩开了擒杀危机之后,陆恪依旧没有放松警惕,因为他可以感觉到,宁科维奇和马约依旧在穷追不舍,绝对没有轻易放弃的打算,这意味着,他必须尽快出手。

陆恪的脚步快速横向平移扯动,足足离开了口袋约莫七步、八步,视野之中的球场再次变得开阔起来,传球目标传球目标传球目标——足足七名防守球员参与了刚刚的四分卫突袭战术,这也就意味着二线防守非常薄弱。

机会!绝佳机会!

刚刚完成抄截的帕特里克-威利斯也难得一见地爆发了情绪,单手抓住橄榄球,持续不断地嘶吼咆哮着,宣泄着自己的亢奋与激动。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在第四节比赛之中这一记抄截到底多么重要,也多么难能可贵。

而刚刚交出抄截的汤姆-布雷迪站在原地双手插腰,隐藏在头盔之中的表情意味不明,但低垂的脑袋却泄露出了一丝懊恼和挫败,抄截本身就已经足够糟糕了,在对手强势复苏勇猛追分的情况下就更加糟糕了,士气完全就是此消彼长。

现在的比赛形势又进一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即使身经百战,但布雷迪也依旧是一个凡人,此时此刻的情绪涌动隐隐有些失控,对球队表现失望,对自己表现更加失望。站在原地连连喘着粗气,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排遣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就大步大步地离开了球场,回到场边,让自己冷静下来。

与此同时,场地另外一侧的陆恪正在调整呼吸,没有太过兴奋,也没有太过激动,而是保持了冷静的杀手本色,越是紧张时刻就越是需要保持平稳和镇定,否则,防守组刚刚通过一记抄截为他们迎来的大好局面,很有可能就再次拱手相让。

……

威利斯完成抄截的位置是在旧金山49人半场的四十三线附近,抄截过后,他还尝试了回攻,但脚步终究还是没有控制好,最后在旧金山49人半场的四十六码线之上被擒抱在地。

对于新英格兰爱国者来说,他们好不容易推动到了对方半场,只需要再次完成一个首攻,就可以进入任意球尝试区域范围了,那么这场比赛就基本上可以确定收入囊中了,十二分差距和十五分差距,这是两回事。但……他们却以一记抄截结束了这一次进攻。

对于旧金山49人来说,下半场以来的连续追分势头正在越来越猛,同时,防守组的防守质量和强度也在节节攀升,当下的状态可以说是三周或者四周以来的最佳时刻,现在机会再次来到了进攻组的手中,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任意球,达阵才是唯一目标。

趁胜追击!

这一波进攻与防守的交锋,对于旧金山49人和新英格兰爱国者来说同等重要。如果旧金山49人无法完成达阵,在剩下的比赛时间内,还需要追逐十二分的分差,机会正在越来越渺茫,而且上升势头也遭到了打断;自然而然地,新英格兰爱国者防守组也就承担了相对应的重任。

再次站在口袋之中,陆恪的整个心绪和呼吸都保持着波澜不惊的状态,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防守组身上,认认真真地开始阅读防守。

新英格兰爱国者防守组的站位再次发生了变化,和上半场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判若两人,隐隐约约地可以捕捉到匹兹堡钢人的一丝味道:

前线四名防守锋线,与五名进攻锋线形成对峙;身后三码开外的位置是三名线卫,彼此之间的位置稍稍拉开,中线卫正对着楚河汉界另一侧的四分卫,两名外线卫则几乎与进攻锋线两端外侧的进攻截锋形成对位。

线卫线的前后,左侧的角卫稍稍往前了两步,与同侧外接手对位;右侧的角卫地稍稍往后了两步,与同侧外接手对位。整个站位还在稍稍地做出移动,并没有完完全全地待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