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全面裁撤鹰旗幡,鹰旗军三个字于帝系中除名,持有鹰旗皆为非法,身穿鹰旗军装皆为非法,崇尚鹰旗领袖皆为非法,宣扬鹰派思想皆为非法,所有试图复兴鹰旗的行为皆为非法,与此同时,《鹰旗世界》被列入了封禁名单,任何形式的吟唱,改编,撰写皆为非法,此令永久生效,直至鹰旗的最后一抹火苗被消灭,胆敢违背灭鹰令者将交由宪兵队重刑审处。
在灭鹰令颁布后,除了意识形态上的强制管控,王都中央在政治上也有了大动作。
长达十年的第四次北伐战争中,700万北境军队阵亡了约140万人,超过270万人受到了不可逆的致残损伤,对于这些伤兵,王都中央展现了仁慈,对他们予以生活上的扶持和优待。
而剩下那约莫300万的士兵里,有些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在严格的政审中,那些服役军龄较短的北境士兵,尤其是那些还没资格穿上鹰旗军装的士兵自然被放过了,最多是档案里记录一下有投敌行为,留下了一些政治污点,但只要后面尽心为国家服务,积极投入重建工作,这种污点基本都会被消掉。
这些士兵本质上比较好控制,因为有很多人投身军旅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冷鸢倒了他们也不会誓死不降,不过是换个地方吃饭罢了。
但那些真正的鹰旗军士兵,尤其是在鹰旗军本部服役超过三年以上的士兵就没那么好运了,他们陷入了此生最黑暗的低谷。
这一类鹰旗军士兵数量超过80万,没有任何监狱能关下这么多犯人,也不可能像前一类士兵那样把他们全部释放,因为这些人和鹰旗军藕断丝连,根深蒂固,是冷鸢的“亲兵”也不为过,加在一起是非常可怕的力量,很有可能再后续时日中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事。
最终,等待他们的劳动改造。
80万鹰旗军士兵被流放至大漠边疆,也就是长安以西,靠近弃誓者旧国境的位置,也是前任大元帅规划的“欧亚走廊”的地方。
在那片偏远贫瘠的土地,这些士兵会变成免费的劳动力,他们需要砍木头,运输,修建铁路,以完成石油资源对境内的运输,以及和十字教会展开的粮食贸易,这些人每劳动时间会超过12个时,而回馈他们的是掺杂着木屑的粗粮,破烂的布衣,以及漏风的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