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么一说,三人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从游戏的规则看来,在最初的时候,需要一名“发起人”,召集第一批人过去玩,才会有后续的补充。由此可见,发起人至关重要,或许是被选中了,又或许是遇到什么了契机。总之,不可能无端端地发起这个游戏。
很显然,活到最后的人最可疑。
接着,张鹏拿出手机,拨通了市局警探江平的电话,将事情的始末做了详细的说明。
“你是说,这是一起灵异杀人事件。”那边传来中年警探温厚的声音。
“是的,我估计,至少已经死了十多个人了。”张鹏说道。
“嗯……”那边沉吟了一会儿,问道,“你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接着又解释道,“毕竟这是灵异范畴的,没有直接的刑事证据,应该交由戴主任他们那边处理。”
“帮我查个人。”张鹏说道。得到江平的同意后,将偷拍到的照片通过微信发了过去。
大约两小时后,张鹏四人从外面吃完晚饭回来,收到了江平的回复。
张小强,15岁,南州市红棉职业技工学校,沿河西路红棉棉花厂第三厂职工宿舍区39栋a单元502房。
随后,四人离开电厂大院,坐上出租车,前往张小强家。
棉花厂宿舍区和电厂大院的性质差不多,但由于在市区内,用地紧张,建筑格局就和普通小区没两样。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五层高的职工宿舍楼,石米外墙,砖混结构,青苔遍布,花草丛生。抬眼望去,老旧的楼房一栋挨着一栋,望不到尽头。
沿路走去,楼下有不少老人和孩子,有的乘凉,有的散步,有的在嬉闹追打。一个棉花厂,有上万的职工,连同家属在内,这里起码住了三四万人。
九点过半,四人来到张小强家的楼下,棉花厂职工宿舍区第39栋。a单元的502房黑漆漆的,没有开灯。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在楼下观察了一小会儿,就到附近的小卖部买水喝。
等到十点,小卖部关门的时候,楼下的人都回家了。宿舍区里逐渐安静下来,四人没有直接上39栋a单元,而是上了对面的40栋a单元的天台。
天台上有些微热,铺着红泥地砖,上面长满了黑绿色的青苔。由于建筑时间超过三十年,不少地砖都损坏了,地面坑坑洼洼的,缝隙里还长着杂草,像块荒地似的。
天台的外圈是一米多高的外墙,上面天线林立,电线横七竖八。楼房之间相距不到二十米,站在边缘处,能清晰地看见对面房子的阳台和厨房的窗户。
张小强家里依然黑漆漆的,似乎没有人。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张鹏带了望远镜来。
放大的景物中,阳台上方的铁丝空荡荡的,没有晾衣物。这时,张鹏突然记起,连续两次见到张小强,都穿着校服,而且校服有些脏,看起来很多天没洗过了。
由阳台望进去,模模糊糊地能看见家具的轮廓,鞋柜、五斗柜、冰箱、电视柜、电视机……
电视柜旁边有个房门,敞开着,隐约能看见衣柜和床的一角。再往阳台旁边的窗户看去,厨房里空无一物。
人呢,难道张小强没回家?
抱着这样的疑惑,张鹏再次透过阳台上的大窗户,看向客厅。
鞋柜、五斗柜、冰箱、电视柜、电视机……
沙发呢?
他下意识地,将目光挪到了电视机的对面,也就是阳台的大窗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