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记忆道出陈汤的策对后,朱明忠看着于树杰说道。
“少行可知,在汉代时,正是由于武器装备的领先地位,汉军才可以毫无压力地吊打周围落后的游牧民族,不断拓展汉民族的生存空间。但是随着武器技术,其实主要是冶铁技术的扩散,这种优势在隋唐以后逐渐不复存在,异族刀剑、铁甲全不逊于汉人。直到后来发明了火器,中原王朝才又一次勉强保持了技术优势。而因为火药武器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足以对已成熟的冷兵器,诸如弓弩等兵器形成绝对优势,我大明当年与辽东的劣势,于一定程度上,与兵器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尽管武器不是万能的,但是朱明忠深知火器对于农耕民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第一次掌握了可以扫荡游牧民族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并不是游牧所能掌握的,即便是他们掌握了火器,仍然无力将其转化为战斗力。
“而现在,火器!正是我等重新夺回对草地部族优势的根本,这种优势的保持,可以让我们在未来数百年内,对他们呈现以碾压的态势,而东北正是前沿,无论是将来弹压草地部族,或者是对女真的弹压,亦或是将来移民的自卫,都离不开火器,而火器的使用,是离不开火药,如果仅仅只是依赖从关内运输,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而硫磺矿,是自产火药的根本,现在……”
对于树杰微微一笑,朱明忠笑道。
“这样的贸易,依靠普通的商贩肯定不行,即便是商贩进山收购,也需要军队的协助,毕竟,离开了军队的保护,商贩就是他们眼中的肥羊!所以,军队必须要履行好保护商贩的职责,明白吗?”
“是!”
大王的命令,让于树杰连忙起身回答道。
“请大王放心,我等必定不会让他人敢伤害我大明仕民丝毫。”
“嗯。”
略点下头,朱明忠随后便说道。
“不是不敢伤害丝毫,而是要跟进,商人……”
朝着远方看了一眼,朱明忠神情肃穆的说道。
“商人不会都像八家晋商一般,勾结虏寇,出卖国家,商人同样也是爱国的,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好这个力量,商人,甚至不亚于数十万大军!”
辽东的冬天,相比于关内来的更早一些,不过只是九月,就已经显出了冬寒。而到了月底的时候,随着一场冬雪的到来,这一场鹅毛大雪和着刺骨的寒风,更是让那些从江南来此的忠义军官兵,总算是体会到了什么是关东的冬天。
在这里一夜之间,天气可骤将许多,昨个还不觉得有什么的寒风,一夜之后,吹过脸膛时,就像是尖刀划过一般,让人顿时体会到了什么是寒风刺骨。
冷!
刺骨的冷!
尽管身上的呢绒大衣挡住了寒风,而且那呢绒大衣内缝着的那层一指厚的羊毛毡更让那寒风进不来丝毫,甚至就连身上的毛线衣胸前身后缝着的羊毛毡,都挡住了寒风,可是在站岗的时候,双脚却总感觉像要被冻僵似的。
冻脚!
即便是皮靴里头包脚布换成了厚厚的呢绒布,虽说那冬天的军靴里头还有一层羊毛,可总还是觉得冻脚,那地上的寒气透过靴底的铜钉,透过那厚牛皮一点点的事双脚的热气。
“一回到营房里头,就是剪掉毯子,也得剪双鞋垫出来……”
王玉树的心里这般寻思着,同时又活动了一下双腿,以让双脚暖和起来。他的身上穿着厚厚的羊呢大衣,头上带着毡帽,可即便是如此,仍然能感受到关东的冬寒。
关东的冬天,对于这些来自江南的忠义军来说,是一场考验,尽管对于这个冬天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当冬天真的到来之后,仍然打了忠义军上下一个措手不及。
“大王,现在大家有裤子还是有些薄,虽说那棉裤里头有一层毛毡,可棉裤的面料是棉布,没有毛呢重,虽说有大衣挡着风,可只靠一层毛毡,还是太薄了一些。”
尽管这屋子里头得益于地龙,暖炕,显得极为温暖,甚至与江南没有丝毫分别,但是听着于树杰的报告,朱明忠仍然感受到了刺骨的严寒。
早在制定了远征关东的计划之后,吸取拿破仑以及希特勒的教训,他一早就已经制命令被服厂制作加厚的大衣、毛衣、毛裤以及棉裤,可是没想到,相比于关东的酷寒,这些准备还是太单薄了一些。
“不是每个人都已经额外发了一条毛裤了吗?怎么还是不行?”
朱明忠皱眉问道,他倒不是觉得额外发放被服,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是因为需要时间,为了提高被服的防寒性能,在制作军服内衬时特意采用了毛毡,而不是棉花,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避免军服臃肿,同样也是为了增加保暖性能,毛毡的防风性能远好过棉絮。由于羊毛毡结构密不易流动空气,采用毛毡保暖性能最为理想。其致密、柔软的保暖性能,能够有效保存身体热量。所以,尽管羊毛毡的成本较高,仍然选择了羊毛毡,而不是成本低的棉花。
当然,羊毛毡除了有保暖的好处之外,大衣、军装以及毛线衣内缝的羊毛毡对于刀箭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这也算是额外的收获,尽管在冬天的时候,无论是敌我都很少进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