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阴谋(第二更,求支持)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3343 字 11个月前

大王该怎么办?

又能怎么办?

弑君!或许这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弑君之后的十八路诸侯攻淮,又该如何解决?

放虎归山!放虎归山之后的代价,可不仅仅只是大王的性命,甚至还有淮藩上下所有人的性命!他们不会放过大王,自然也不会放过大王的子嗣以及淮藩上下人臣。意识到自己并没有退路的郑侠如沉默着,早就已经把性命与淮藩捆绑在一起的他知道,现在淮藩已经没有了选择。可若是弑君的话……代价太过惨重了!

到那时,淮藩必须以一已之力,应对来自各方的打击,这样的力量悬殊之下,孰胜孰负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忠义军想要赢恐怕并不容易。

现在该怎么办?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郑侠如的身上,当然,也有人把目光投在锦衣卫的身上,他们同样也在担心着事态会往极端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他们选择沉默的原因。“他们就是大明的人臣吗?”

大臣们人沉默,让朱由榔的心底升出一阵绝望的情绪,他之所以会这么绝望,是因为他从这些大臣们躲闪的视线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小心,他们之所以小心翼翼的,甚至连一句话都不愿意说,归根结底还是对淮藩的害怕,是对淮藩的恐惧,他们害怕淮藩因此忌恨。

其实,朱由榔并没有猜对,众人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激化这一矛盾,或许张煌言的奏折让他们看到了朝廷离开此地的希望,但是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他们能不能走,关键在于淮王,而不是张煌言。可是淮王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别人,如果现在众人纷纷表示赞同的话,很有可能会激怒淮王,到时候,即使是淮王没有弑君之意,为了保命,恐怕也只能行此大逆了。

如果淮王不愿的话,总要说一句话啊?这也是众人把目光投向郑侠如的原因,他们都觉得郑侠如应该站出来为淮王说话,可他们看到的是却是郑侠如选择了沉默!

沉默并不能解决问题。就在这宫殿中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的时候,突然,有内官手持奏折急急的禀报道。

“楚王急奏!”楚王奏折来了!众人看着那奏折,所有人都在好奇着楚王想要说什么,他会说什么呢?在这个时候,其它强藩的态度对朝廷来说再重要不过,只要有强藩的支持,即便是淮藩想要行不臣,恐怕也会有所顾忌。

“……朝廷理应还驾京师……”待这句话于宫殿中响起的时候,那些原本看似沉默的大臣们,无不是变得激动起来,有了,现在有了强藩的支持,他们……还怕什么!

于是立即有人站出来说道。

“臣以为诚如楚藩所言,朝廷理应还驾京师!”

“臣附议!”

“臣附议!”

在那一阵阵“臣附议!”的话声中,郑侠如的脸色微变,心底冷笑着,目光中带着些嘲弄之意,似乎是在嘲弄着这些自以为得意的君臣……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大王如何对朝廷了,而是朝廷会如何对大王!

作为大王的心腹,郑侠如似乎已经看到了将来。看到这些些时看似沉默的大臣们,是如何在朝中陷害大王,如何捏造“莫须有”的罪名,置大王于死地!

想离开万年!

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这万年是淮藩的万年吗?

在心底闪现这个念头的时候,郑侠如的视线朝着一旁的锦衣卫看去,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在他的心底闪现出来!

弑君!

在郑侠如的心底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他立即于心底盘算着这种事情的可能性。

可行性极高,因为一旁的锦衣卫。

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不过,在永历朝,这锦衣卫更多的是履行掌直驾侍卫的职责。就像现在于万年,这些锦衣卫就承担侍卫和仪仗职责。他们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那服饰异常华美,堪称朝廷的颜面。可这些颜面却不是朝廷的,而是……淮王的!

身为淮王在万年的心腹亲信,郑侠如自然知道,这所谓的“锦衣卫”不过只是穿着飞鱼服的忠义军,如果他想要动作的话,应该可以得到他们的配合。

弑君!

有何不可!

垂首沉默的郑侠如脑海中闪现过无数个念头,他在权衡着弑君的可能性。首先,万年府效忠皇上的锦衣卫不过只有区区数百人,这些人的身份各异,既有当年残留的锦衣卫老人,也有楚王、晋王以及张煌言等人派来的,而相比之下,忠义军易装过来的锦衣卫却有千人之多,而且在城外,还有一千余人的驻军,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发大军“攻城”,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让永历父子以及这永历朝众臣死于此地。在万年弑君不会有任何风险!

至少没有人能威胁到这里,至于台南的郑家军,根本就不是威胁,郑家现在看似风平浪静,可实际上,却是内患重重,他们绝不会出兵干涉这里。

唯一的顾虑是什么?就是弑君之后,可能引起的各方反应,这才郑侠如担心的。

晋藩、楚藩、闽藩还有张煌言,他们会怎么看待弑君之事?

他们会不会来个十八路诸侯讨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