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问题的根源(第一更,求支持)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3226 字 11个月前

抬头看着史密斯,朱明忠断言道。

“归根结底,之所以会发生银荒,一方面是时局动荡,导致白银被窖藏囤积以用来避险,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流入的减少,两者同时产生对于大明就产生的致命的影响。”

“大王,所以,大明的财政问题,必须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否则,即便是大王将于沈阳缴获的亿万两白银投入市场,最终,还是未能解决白银的问题,毕竟,白银在时局动荡时会被窖藏囤积,而在太平时,又会被做成工艺品、装饰品……”

只要夺下一座大银矿、大金矿也就解决问题了!

这个问题朱明忠不是没有考虑过,身为淮王,每天接触那么多报告之中,总会有几份提及“银荒”,而对于他来说,解决银荒的关键是“流入”,只要流入量超过窖藏以及制作工艺品的数量,就能够维持市场的平衡,就像几十年后,贸易发展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从而解决了银荒的问题。当然,朱明忠不会把问题压到几十年后才解决。

所以在他的计划中,最迟明年,就会派出舰队远航澳大利亚,然后在北澳建立据点,而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坎宁顿银矿就在北澳,那里出产的白银,足够维持市场的平衡,当然,南澳的黄金在未来也会进行开采。黄金以及白银的海外供应,最终会令市场上的银荒消失,让市场恢复正常。

不过,想靠开采澳大利亚的金银矿解决问题,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现在史密斯提到这些,肯定有他的想法,若不然的话,他绝不会不远千里乘船来到辽东。

“那么,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大王,大明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没有充足的白银供应,大明与欧洲不同,欧洲仰赖美洲的金银供给,尽管西班牙垄断着美洲的金银矿,但是大王,西班牙需要用金银从各国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一切,而且中国的体量人口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一但再发生西班牙以及日本因自身问题,导致白银流入的枯竭,银荒必定会再次重演。”

面对大王的发问史密斯并没有给出直接的回答。

“所以,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银荒的问题。”

也没有满足市场真正的需求!

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白银!”

缓声吐出两字,朱明忠说道。

“现在市场上不仅需要大量的铜钱,更需要白银,因为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白银可供流通。”

大王的回答,让史密斯点头说道。

“现在,市场上最为严峻的问题,不是缺制钱,而是白银不足!换成顾参军等人的话来说,就是“银荒”。”

银荒!

从明末开始,银荒就一直困扰着明清两朝,以至于屡有官员学者主张废罢白银重新使用铜钱。崇祯年间陈子龙建议政府重新发行纸币,而桐城秀才钱秉镫作《钱钞议》,讨论钱法和钞法。黄宗羲因“银力竭”干脆提出非金银论,顾炎武也持有此议。这是为何?其实这就是因为“银荒”产生的严重后果使得这些有识之士都主张废除使用金银。

“大王!”

深吸一口气史密斯继续说道。

“据顾参军曾经亲自经历过陕西的“银荒”:陕西当时虽然大丰收,却出现了“民且相率卖其妻子”的现象,原因便是民众无法集纳所需的白银赋额。而在隆庆时期,大臣谭纶和靳学颜就谈到过“银荒”的问题。指出了豪右乘着“银荒”,又囤积粮食,危害百姓。即便是直到现在江南地区依然是:“四海之内,日益困穷……至于今,银日益少,不充世用”。为何现在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银荒”现象呢?我个人觉得的有很多原因导致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