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各人心思(求月票,求支持)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5557 字 11个月前

若是能为大明的王侯!

那到时候他们又起是像现在不过只是操持贱业的末民,到那时有岂会像现在这样成天担心着自家变成他人口中的肥羊。

“这可能吗?”

靳文博看着郑芝龙目光中尽是疑虑,他不过只是郑成功的父亲,他又不是大明的皇帝。为大明的王侯,又岂是他张嘴就来的。

“怎么不可能?”

郑芝龙盯着面前的这些人,大声反问道。

“当年郑某是什么身份?恐怕论到身份还不及各位吧。可是现在,你看郑某人又是什么身份?”

郑芝龙在那里现身说法的提到了自己的过去。没有任何人比他更有说服力。

“可,您是你,我们是我们……再说,现在可不比当年那。”

“怎么不比,只要有机会。还怕封不了侯吗?”

郑芝龙看着众人,看到众人已经被他说动之后,他又用蛊惑的声音说道。

“眼下就有一个机会,只要大家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或许想要封王没有什么机会。但是想要封侯的话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现在郑芝龙就像是回到了当初一样,用充满蛊惑的语气去诱惑着这些人,诱惑着他们为他所用。

郑芝龙相信只要回报足够大,这些人就一定不会拒绝他,毕竟在他们看来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机会?”

范文斗有些诧异的问道。

“还请伯爷明示。”

对于他来说,这一辈子并没有错过任何机会,就像当年他选择投靠满清一样,所以投靠满清。在他看来正是一个机会。现在他同样不会错过眼前的机会。

如果范佳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没准就能够成为大明中兴的功臣,像现在这样,不过只是人们口中的汉奸。

现在他的想法相比于过去,又有了一定的变化。一开始的时候之所以去营救郑芝龙,不过只是想借对方的势力,寻求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但是现在郑芝龙这么一说,他又怎么可能不激动。

毕竟对于范文斗来说,已经积累了足够财富的他。比谁都清楚,无论是在大清国或者是在大明,仅仅只是有银子,没有任何意义,可要是成为大明的开国元勋,不,是中兴元勋。到时候范家不仅是世世代代受之不尽,而且不会像现在这样,成日里担心着因为银子惹来的祸害。

“这个机会就是……”

郑芝龙并没有立即说出他的想法,而是看着众人话声稍微一顿,然后,他只是看着这些人。

直到看到他们有些按耐不住的时候,才继续说道,

“机会是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看大家能不能抓住它。”

郑芝龙依然在卖着关子,他到也不是故意如此,而是因为他了解这些人的性格,知道他们都是一群无利不起早的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利益更重要的,想要从他们的嘴里掏出食来,不费一番功夫是万万没有可能的。

怎么样才能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帮他去办这件事,打从知道为什么这里会出现郑家军的人马,知道了儿子的打算之后。原本一直都在考虑着怎么样能够漂漂亮亮的重回郑家的郑芝龙,眼前就为之一亮,有了他的主意和想法。尤其是在知道这些船上都是什么人之后。他的那个想法就在心里酝酿了起来。

想要实现它,就需要这几家人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想要办成这件事,不过只是痴人说梦罢了。

如何才能说服他们?

郑芝龙当然有他自己的办法,最简单的法子就是投其所好,他们为什么要抛家舍业的离开满清。不就是因为害怕成为满清口中的肥肉吗?

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们画出一个大大的汤圆。让他们相信他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是他郑芝龙给他们的,只要他们按他的吩咐办事,就不需要为将来担心。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愿意吗?

有一些人人们总是不会忘记,但不会忘记,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把这个人当成一种传奇。

既便是已经过去十数年,对于郑家军中的官兵来说,有关南安伯“真命船王”的事迹,仍然在众人的口中流传着,当然,几乎没有任何人会提及南安伯郑芝龙的降清之举,毕竟,这是大将军的忌讳。

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用种种口吻去讨论着南安伯当年的辉煌,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当年如果不是南安伯打下的基业,就不一定会有大将军的今天,也正因如此,赤手空拳创下这片基业的南安伯,对于整个郑家军甚至整个福建来说,都是一个传奇,不知道多少人曾经以他为榜样。

毕竟郑芝龙出身贫寒,但却并不妨碍他改变自己命运,成为“真命船王”、南安伯,而大将军更是凭着其留下来的些许基业,成就了今天的大业。可以说,对于很多人而言。郑志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传奇。尽管现在,因为郑芝龙投降满清,使得其声誉受损,不知多少人不齿其为人,但是这并不妨碍很多人把他视为某种传奇。

过去对于很多人而言郑芝龙只是一个人们口耳相传的传奇人物,但是现在,当他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种种纷杂的情绪在人们的心头交织着,对于南安伯的到来,几乎所有人都显得有些兴奋,那些士兵甚至都显得有些激动,尤其是当他们得知,南安伯不但自己从清虏手中“逃脱”出来,而且还带着这么多人和船逃离时,那目光更是流露出些许崇拜。他们对于郑家的感情是非常单纯的,他们不会因为郑芝龙投降满清而对其任何偏见,甚至在他们中的一些人看来,当年正值龙之所以投降满清多少总有那么一些迫不得已,当然只是极少数的人这么以为,更多的人则是觉得郑芝龙的罪过现在已经被大将军给洗刷了干净。毕竟大将军是北华第一功臣,无论郑之龙有什么罪过,凭着大将军的为朝廷立下的赫赫功劳,都可以弥补过来。也正因如此,他们对于郑芝龙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抵触,甚至还暗自庆幸着从此之后大将军能够父子团聚。

不过,相比于那些岛上的士兵们对于郑之龙的到来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对于船上的八家人来说,能够上岸休息数日对于所有人来都是一件让人非常高兴的事情,毕竟,他们来说,一个半月的航行已经透支了他们的精力,同样也磨尽了他们的耐性,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日思夜想的就是能够上岸,能够重新脚踏实地。

当人们下船之后,无论是男人或者女人都露出了喜色,甚至当他们看到孩子们欢笑的在海边游玩的时候,也跟着放松了心情,在海边游玩起来,用海水冲洗着身体,当然,那些船员们并没有忘记提醒他们,最后需要用淡水加以冲洗。

而在人们欢天喜地的享受着踏踏实实的感觉时,靳文博却有些心不在焉,他注意到那个客人——郑芝龙,似乎正在那些士兵说着什么,对于营救郑芝龙,他并不反对,毕竟,郑芝龙在船上,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额外的保障,在经过福建的时候,有郑芝龙在,不但能够保证他们的安全,而且还能让他们得到一些帮助,比如,在福建得到一些补给。

但在另一方面,靳文博却总感觉范家人之所以营救郑芝龙,恐怕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大家伙能够更顺利的通过福建,恐怕他们还另有目的,几乎是从救出郑芝龙之后,他就一直在试探着范三拔,想要弄清楚对方的想法,可范三拔却一直守口如瓶。

他们肯定有什么阴谋!

根本就不用怀疑!

尽管并不了解范永斗,但是对于范三拔这个人,靳文博有着一定的了解,他知道这个人表面上永远带着笑容,可却永远都是笑里藏刀,他们范家人,绝不可能为了让大家平安经过福建,冒那么大的风险,花那么多的银子,去营救郑芝龙。

可若不是因为这去营救郑芝龙,那又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交好郑家?

交好郑家?

眉头猛然一锁,靳文博看着远处的正在与另外几家的小字辈在一同聊着天的范三拔,他似乎明白了范三拔的想法。

他范家人难道是想要投奔郑家?

肯定是这样!

对于范永斗来说,但凡有一丝可能,他都绝不愿意背井离乡,远赴海外去寻求什么未知将来,相比于前途未知的海外,他肯定更愿意呆在中国,而这么大的中国,谁有可能接受他们?

没有任何人!

即使是对于可以轻易的纳降收绿营为已用的李子渊来说。晋商也只是一群肥羊,他随时都有会扬起手中的刀,用刀子抢走他们的财产,然后把他们打翻在地,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而且天下人对此还会拍手称快,毕竟,汉奸人人得而诛之!

可是,这天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容不得他们,还有一个人能容得下他们!

郑芝龙!

因为郑芝龙同样也是汉奸,甚至可以说,他身上的污点比他们还要黑,如果没有郑芝龙的降清,隆武朝又岂会轻易为满清所败,隆武帝又怎么可能身陷满清手中,然后绝食殉国。

他郑芝龙再怎么洗白都改变不了他是汉奸的事实。这一点世人皆知。

但是……他有一个好儿子!

他的儿子是大明的闽王郑成功!

大明之所以现在能够中兴,郑成功可谓是居功显赫,如果没有他的北伐,又怎么可能复江南、取江西,撼动满清的根本。

在这种的功名赫赫之下,谁敢追究郑芝龙责任,谁敢说——杀其以谢天下!

没有任何人敢说这样的话,那怕就是淮王,甚至就是大明的皇帝都不会,毕竟郑家有大功于大明,有大功于天下!在这种情况下,谁敢杀他的父亲?

也正因如此,他们范家的人才会不惜代价的营救郑芝龙,因为在郑芝龙的庇佑下,他们很有可能逃脱一劫,很有可能摇身一变,从汉奸变成“功臣”,毕竟他们有恩于郑家,无论如何,郑成功都必须要记住这个恩情,他们救了他的父亲。

救命之恩不能不报!

有了这个救命之恩,范家人能不能洗白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郑家的地盘里,他们范家便有了立足之地,有了这片立足之地,洗白身上的污名不过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范家有钱!

不仅范家有钱,其它的几家同样也有钱,相比去西洋海外,他们肯定更愿意留在福建,这里虽说是异乡,可毕竟还是大明,还是中国,是他们相对熟悉的地方。现在范三拔肯定是在游说这些各家的小字辈,游说他们留在这里,和他们一样,为郑家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