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在岛上(求月票,求支持)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4422 字 11个月前

他郑芝龙的命运绝不可能再交予其它人!

思索了好一会之后,郑芝龙才说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肯定是大木派人驻守这里了,大木知道这个地方。二弟!”

郑芝龙扭头看着身边郑芝豹,对他吩咐道。

“你乘小船打白旗过去,问问驻守的是谁,”

“白旗?能,能行吗?他们该不会发炮吧?”

看着郑芝豹乘一艘小船,打着白旗朝着岛上驶去,范三拔有些担心的问道。

“只要是我郑家军,就知道白旗的意思。”

其实换成其它人还真不知道,郑家军之所知道白旗的含义,是因为曾与葡萄牙人打过交道的郑芝龙把白旗等于投降的观点传给了郑家军,现在郑芝豹举着白旗,如果岛上的人是郑家军,自然知道这白旗的含义,而郑芝龙相信,大木肯定也会告诉那些人,白旗的意思。

“将军,有人打白旗过来了。”

不用下属的报告,林能川也能看到那面白旗,他原本只是领船来此为大将军打前峰,毕竟,大将军准备于此地集结大军,所以他才会提前来这里打前站,整治岛上的房屋,在得知有船队过来的时候,他甚至以为是大将军的船队,可是没曾想,来的并不是大将军的船。

眼见着大队的船队出现在海湾,意识到已经无路可逃的他,一边命人发炮,一面命人升起郑家的大旗,只是希望让对方会有所顾忌,而现在对方派人举着白旗过来的举动,更让他松了口气。

“这人肯定知道闽海的规矩。”

长松下一口气的林能川这么寻思着,又正色对部下兵卒说道。

“走,让咱们去瞧瞧是那家的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打郑家的主意!”

尽管嘴上这么说着,但是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留下了几个心腹藏了起来甚至还告诉他们,一但有什么异样,立即逃走然后躲起来,在岛上等待大将军的到来,只要大将军来了,自然有大将军为他们报仇。

从十三岁就进入郑家船队的林能川很清楚,在海上讨生活会有什么样的风险。一但来的人想对他们下手,他们根本连逃的余地都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留下几个活口,只有如此才不至于白死。

来到了岸边,林能川并没有盔甲,而只是穿着六品武官的官袍,他是大明的六品武官,虽说只是从六品,可毕竟是官,这些人,很有可能是贼!

“弟兄们都打起精神,让这些人瞧瞧咱们大明官军的气势,万万不能让他们小瞧了!”

在林能川这么提醒着手下的兵卒时,海上的那艘小舢板越来越近了,不知为何,随着那艘船越来越近,看着站在船头的人时,林能川的心跳却越来越快,尽管还看不清那人的模样,可是对于十二岁加入郑家船队的他来说,这个人的身影,却一直印在他的脑袋中。

不,不吧……二,二爷不,不是……

就在林能川于唇边喃喃着的时候,那船近了岸,船上的郑芝豹直接跳下船,不顾海没膝,直接朝着岸上走来,虽说来的人瞧起来像是个员外,可是林能川还是认出了来的人,不是郑芝豹还能是谁。

几乎是一种本能,他立即迎上前去单膝参见道。

“大将军麾下把总林能川参见二爷!”

在海上航行截然不同于内河,在海上航行的时候,最大的考验并不是风浪、暗礁或者暗滩,而是在海上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一但在海上迷航,那么对于船上的水手来说,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就是死亡。

也正因如此,在大多数时候,在没有航海表等经度测量手段,无法准确为自己在大海上的位置进行了准确定位之前,即使是经验最为丰富的船长,也会优先选择近海航线,尽管近海航线可能会有暗礁或者暗滩,但是却可以让他们避免迷航的可能。

而对于船长来说,作为一个法兰西人,他原本只是一个从欧洲来到亚洲的商人,虽说他也曾拥有过属于他的商船,但是却因为风暴失去了商船,然后他就和他的水手流落到澳门,再然后,这些年一直混迹于澳门,尽管期间曾在不知多少商船上工作过,但是回家似乎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在法国欠了很多钱,根本没有办法偿还!”

几乎每一次,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回家的时候,他总是这么回答着,欠下的债务需要偿还,对于而言,如果没有钱,他即使是回到法国,也会被关进监狱,至少现在,在这里,他还有希望——有希望挣到钱,也许有一天,他还可以回到家中。

人总要有希望!

有时候,希望会在不经意的时候降临,而对于来说,希望就在不经意的时候降临了,一个人向他许诺,如果他能带着他们到达欧洲,那么他可以得到三万两银子!

三万两银子!

这可是4万多西班牙银元!

有了这笔钱,创优不但能够回到法国偿还所有的债务,而且还能剩下很多,从此之后,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富人,成为让所有人都羡慕的成功者!

而且他们的要求非常简单——只要船队能够安全到达欧洲,到达荷兰就行,他顺便还可以回家了,还有比这更幸运的事情吗?

这是上帝对我的补偿!

每每想到这一切的时候,总会认为这是上帝在保佑他,毕竟,他已经倒霉很多年了,作为一个忠实的信徒,上帝总会帮助他的,比如现在。

不过这笔钱,似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拿,从帮助其购买船只,再到招募水手,然后再到将购买的船只驾驶到北方,随后又帮助他们训练水手,当然完成了一切准备之后,由七十六艘船组成的船队,才离开北方的港口,一路南下。

现在船队已经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半月,为了避免碰到礁石,所以他们的航速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有些缓慢,但是却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船的安全,可是在另一方面,船上的那些从未见过大海的人们,在一个半月的航行之,不但早已经疲惫不堪,而且人们的心情也变得压抑,甚至有些燥动,作为船长的当然知道,这些人需要的是什么。

“先生,他们需要上岸休整,那怕是一天也好,否则的话,再过几天,也许就会有人发疯的!”

像是担心靳文博不能够理解这些似的,又解释道。

“二十年的海上航行经验告诉我,在漫长的航行中,如果没有机会上陆地休息,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水手,也有可能会发疯,请不要怀疑,即使是在西班牙人的太平洋航线上,即便是那些水手都是经验最丰富的水手,他们也会经常性的有人发疯,六个月以上的海上航程,足够把所有人都逼疯,而这些人……”

指着甲板上,那些神情压抑,目光隐隐有些燥动的乘客们,解释道。

“他们只是普通人,在长达五十天之中,都呆在这艘狭小的船上,他们随时都有可能陷入疯狂,先生,在海上,很多暴动正是因此而爆发。”

船长的话让靳文博有些担心的看着船上的人们,别说是这些人,就是他自己也因为漫长的航行变得越来越急燥起来,再这么下去肯定不行,但是什么地方适合休息呢?

“休息是肯定需要休息,但是什么地方适合休息?”

靳文博看着船长问道。

“大陆肯定不行,我们需要找个岛屿,岛上最好要有淡水,而且面积不能太小,当然,更不能有什么风险……”

大陆之所以不能去,是因为到大陆根本就是自投罗网,靳文博甚至相信,只要他们一出现在大陆,肯定会被人送给明军邀功,毕竟对于南边的大明来说,他们可都是汉奸,如果不是被逼到这个份上,恐怕脑袋被驴踢了,他们也不会抛家舍业的想要逃到国外去。

当然靳文博并不知道,他的这个举动,甚至开创了某个先例——大规模往海外移民的先例,毕竟,相比于台湾的流放,他们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移民,尽管他们并不是基于自愿,可毕竟开创了移民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