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离别(第三更,求月票)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3469 字 11个月前

“至于他们,又得用多少年,才能学会西洋人的话?”

离开中国容易,可到了西洋人的地界上,到时候又该怎么生活?对此即便是已经闯荡多年的范永斗也是没有丝毫的底气,如果有丝毫的可能,他还是愿意留在中国,可是,中国之大,那里是他的容身之地?

甚至就连现在坐的这艘船,他也有他的私心,他的私心就是既然靳家的人在这船上,那么他在这船上自然是更安全一些。

“船长,我们现在去旅顺!”

对船长吩咐了目的地之后,靳文博又一次凝视了一眼港口,他更是朝着山西的方向看去,他知道待船队到了旅顺之后,也许,此生再也不会踏上中国了。

“但愿一切顺利吧!”

暗自祈祷着,靳文博并没有显露出太多的留恋之情,而只是将视线投向大海。

在旅顺口已经停了足足73艘船,那些船中既有自造的也有买来的,再加上这里六艘船,一共七十九艘船,而这七十九艘船上除了数千水手之外,还聚集着八大家亲支家仆上万人之多,当然船上更多的还是金银,那舱底的压舱石并非全是压舱石,而银子、金子,八家人上百年来积累的家当,可都在这些船上。

百年的基业啊!

在船舱之中,范永斗看着那玻璃油灯灯罩内摇曳的灯光,尽管船身随波起伏,但是他并没有丝毫晕船的感觉,而是谨慎而认真说道。

“咱们这几家人的百年的基业,都在这船上,从今以后,咱们可是要和舟共济了!”

范永斗压根就没有考虑过,靳家人的会不是见财起心,这份信任是多年来他们合伙与满清做生意时互相取得,相比于担心自己人见财起心,他更关心范家的将来,当然也顺带上其它几家人。

“爹,孩儿知道。”

范三拔又岂不知道父亲说这句话的原因,是为了告诉他,现在要处处让着靳文博,毕竟,今日不同往日,范家也要靠着靳家。

“嗯,为父知道你能识得大体,不过……”

话声压低,范永斗继续说道。

“他们靳家的人想要离开,咱们离开此地却是迫不得已,若是有丝毫可能,为父是万万不会走上这条绝路的,所以为父当初才会吩咐你去办那件事。”

范三拔自然知道父亲吩咐的是那件事,于是他点点头说道。

“孩儿明白,现在他们都在那里等着,只要咱们一到,他们就上船,与咱们一同南下,可是爹,你真觉得,他们去了南边,真能帮得着咱们?”

范三拔的语气中难免的带着一些质疑的味道。

“爹,黄白惹人眼,只要咱们手里有那些银子,他们就肯定不会放过咱们的,”

儿子的提醒让范文斗摇摇头,尽管他知道儿子说的是事实,银子太惹人眼了,可是,范永斗却又不愿就此错过这个机会,他最后还是轻声说道。

“只要有机会,咱们总要去试试,再不济,这也是个机会不是?”

(终于补发完了!对于因为漏发给大家带来的阅读上的不便,无语在此再次表示抱歉。弄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大家可以加一下。微,信,公,众,号:无语的天空)

又一次,置向于的那府门前凝视着那厚重的宅门,甚至有些不舍的摸着门前的石狮,这宅门上的钉数、石狮等等,皆有其规制,即便是富如范家,也不敢有丝毫逾制。

哎……

喟然长叹之后,范永斗的神情中尽是可惜的模样,曾几何时,这座范家的大宅曾经是范家家业的象征,曾经的国公府却是范家的私宅,范家当年是何等的辉煌。但是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

尽管并不愿意面对,但是范永斗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一切都结束了,没有任何疑问,从现在起,京城再也没有范家了。甚至范家从此之后,都将不复于中国了。

“为什么你们就不懂,这不过只是个生意?”

又一次范永斗发出了这么一声长叹,他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南边的那些人就不能理解,这只是一门生意。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生意,也不知道什么是生意人的本份,范某身为生意人,与满洲人做生意,何罪之有?”

愤愤不平的发出声怨言之后,范永斗又怒形于色的说道。

“他们又岂是因为范某人与后金做生意,他们所为的,不过只是范某人的家业罢了,这个便好,范某人便是一文钱也不会与那群贪官污吏留下来!”

尽管嘴上这么说,范永斗又岂不知道,范家的很多家业都留在了中国,是再也带不走的了。

罢了、罢了……

喟然长叹之后,范永斗便坐上马车,在他坐上马车之后,在对车夫吩咐着出城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范家的大宅门,那双眼睛中的留恋却是毫无掩饰的。

这一天,在京城之中,所谓的“八大皇商”八大家的家主“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京城,他们并没有像其它人一样,直接往山海关的方向赶去,而是沿着官道朝着大沽的方向赶去。

就在十几天前,数艘海船驶抵了大沽,船上带来了数十万石从朝鲜买来的米粮,这些米粮安稳着京城的民心士气,甚至为此,靳文博还得到了皇上的嘉奖,赏了三品的顶戴,可以说,现在的靳文博大有一副隐隐成为八大家年青一代翘楚的样子,当然也没有人怀疑,再这么下去,不出几年,恐怕这靳家非得出来一个一品大员不过,与他们父辈被赏罚的顶戴往往只是荣耀不同,靳文博却是担负有实差,甚至还在户部领着俸。

尽管不知道多少同龄人羡慕着靳文博的机遇,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又怎么不知道,他永远不可能成为大清国的一品大员,对于他来说,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离开大清国,趁着还能走的时候,赶紧离开这里。

“若是再晚,恐怕就来不及了!”

站在船艉,任由那海风夹杂着风雪落在身上,靳文博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时势已经越来越险恶了,如果再不走的话,恐怕真的就来不及了。

尽管靳文博并不知道什么军国大事。但是从朝廷发的公函之中,他仍然能够猜测到,局势比他想象的更为恶劣几分。

“局势真的如此恶劣吗?”

范三拔不解的问道,

“兄长有所不知,就在五天前,朝廷下秘旨于小弟,命小弟遣船迅速往南洋买米,”

靳文博的回答,让范三拔依然还有些不解,买米不正是操办船队的初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