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胜负(第二更,求月票)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3382 字 11个月前

“开封……”

念叨着这个地名,原本对于开封的归属,他也不觉得有什么,顶多只是埋在中原的一根钉,只是为了限制李子渊的势力发展,现在,这开封,他无论如何都要拿下来。

只是,如何拿下来,这才是眼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开封!

刘清泰!

许云程……

想着开封这座城,于心底反复的念叨着后面那两个名字,朱明忠的心底恨不得把这两个人都拉到身边,然后好好的收拾一番,就是这两个东西,把大好的局势变得这么微妙。

后者算出了前者的心思,而前者的归顺,未尝又没有丝毫的异心。

有他们这些人在,这北伐有可能成功吗?

而且,现在开封这件事,直接关系了忠义军的军心士气,无论如何,都得让他李子渊给个说法啊!

如果他不给的话……你又能怎么得了他!

突然,朱明忠有些郁闷了,这会他甚至希望永历现在就在清河,如果他在清河的话,大可借朝廷的名义,对李子渊加以训斥,可现在,即便是他是淮王,也没有权力如此。

心底有些烦闷的皱着眉头,朱明忠突然发现,似乎除了兴兵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去制约李子渊,毕竟,李子渊并不是他的下属,而是其也是形同独立,即便是他把官司打到郑成功那里,结果也是和稀泥。

怎么办?

如何才能和平的解决这个问题?

武器?

这个念头不过只是一动,朱明忠便打消了这个想法,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他还需要依赖李子渊的北伐,尽管他并不愿意李子渊主导北伐,如果把原本商定赠予他的武器克扣下来的话,会不会导致矛盾激化?

也许,是应该借着这个理由,把武器克扣下来,毕竟,自己并不想李子渊主导北伐。

这确实是送上门来的理由!

朱明忠暗自寻思着,如果克扣其武器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李子渊不能继续北伐,如此就可以争取到时间,十个月,十个月后,江北自然可把李子渊甩于一旁,自行北伐。

就在朱明忠的心底打定这个念头的时候,那边突然有人秉告“湖广总兵李子渊急信”。

李子渊的信?

展开信不过只是略扫一眼,朱明忠的脸色就不由微微一变,好一会才说道。

“这个李临川,当真是……能屈能伸啊!”

永历十五年的夏天,对于任何一个心怀大明的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年头,这一年的夏天,原本曾看似可望而不可及的北伐,终于成了真,数十万大军挥师北伐,一战而定河南,而在江南,原本看似随时会发生内讧的郑朱之间,随着朱明忠的挥师北伐,和随后郑成功督兵福建,内讧的烟云随之烟消云散了。

而就在人们松下一口气的时候,清虏河南总督刘清泰于开封归顺大明的消息传来了,可是却没有几个人能笑得出来,因为刘清泰归顺是洛阳的李子渊,而不兵临城下的朱明忠。

“当真是奸贼!”

几乎所有人,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大抵都是这么一句话,可是在如此评价着刘清泰的时候,人们同样也在看着江北,盯着清河,等待着朱明忠的反应。

此刻身处淮王府的公房之中的朱明忠,正抱着双臂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的园子,尽管连日来未曾休息好的他双眼布满血丝,但是双目却依然炯炯有神。

毁于一旦!

一想到数万的人马北伐中的尝试,随着许云程的计谋,而毁于一旦,尽管这不过只是小试牛刀,但是想到花费数十万的军费,却没有丝毫收获,朱明忠的手仍然不禁握成了拳头。

一种懊悔与不甘的复杂感觉油然而生!

用兵!

几乎是下意识的,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对开封用兵,夺下开封城!

可是在心里理智却在告诉他,不能兴兵,无论如何都不能兴兵!

他甚至知道自己这次输了!

而且败得很惨!

他非但失去了开封,而且还让李子渊主导了北伐!

尽管通过这个棋局,他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郑成功的承认以及自立,但是,就现在来看,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且不说其它,就是李子渊主导的北伐,就会带来不知道什么样的变数,其中的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他的意料了。

要是现在出动大军北伐呢?

朱明忠想到了一直以来的那个计划——从海路发起北伐。可是,现在海军的主力还没有回国,等待他们回到海州至少还需要半年,而且长途远征之后的水兵也需要休整,这意味着至少十个月内,都不可能从海路发起北伐。至于从陆路北伐,这意味着自己或者李子渊,都有可能为对方做嫁衣,到时候,必然有一方会面对清军的主力,与清军一番撕杀后,然后得利的又是谁?

海路……需要等十个月!但是在未来的十个月内,却有可能发生很多事情。李子渊主导北伐,对于朱明忠来说是一个从未曾有过的沉重的打击,甚至无疑是个极其严峻的考验。

尽管这一切是他的计划,但局势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最初的计划!

对于已经身为淮王开辟幕府的朱明忠来说,他的心里很清楚现在不是怨天尤人的时候。作为淮王的他绝对不能在任何人面前显露出丝毫的不安与茫然,毕竟,他是大明的淮王,在他的身边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

事到如今,对朱明忠来说最危险的敌人并不是黄河以北的满清。而是来自内部——现在,内部的敌人所造成的威胁,正在一点点的超越外部的威胁!

李子渊不是威胁!问题在像许云程那种为了个人前程,而不惜一切的人有时比数百万的敌人还要危险。谁知道他们下一次会处心积虑的在什么地方发起攻击?

尤其是现在!

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