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庆功宴

“摆渡人”同样如此,他在影视圈里的资历很深,能成为《电影周刊》的专栏作者可不是侥幸得来的。

罗凯说道:“有机会的话,介绍认识一下。”

如果有机会见到这位“摆渡人”,那向对方说声谢谢也是应该的。

李梦茹很自信:“肯定有机会的,对了…”

她突然话锋一转:“新片的剧本写得怎么样了?我等着看呢!”

罗凯哭笑不得:“哪有这么快的。”

上次他跟李梦茹提了一嘴,结果李梦茹牢记在心,时不时地要提醒他一句,催着他赶紧将新电影的剧本搞出来。

罗凯原本是打算过完年再说的,但看李梦茹迫不及待的样子,估计要提前。

“太拖拉了…”

李梦茹都不想跟他说话,拉着莫蓝讲小话:“你要督促一下你家这位,不要让他整天吊儿郎当的,多多努力赚钱养家啊!”

莫蓝抿嘴笑:“梦茹姐,我现在也管不了他啊。”

李梦茹哼哼:“还不是迟早的事,你先预习一下…”

“李总,罗凯,莫小姐…

正说着,邵鸿晖端着一杯香槟走了过来,笑着招呼道:“在聊什么呢?”

此时此刻罗凯敏锐地注意到,李梦茹皱了皱眉头。

----------

第二更送上。

元旦期间国内上映的电影,好莱坞大片《烈火英豪》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在票房上可谓是一骑绝尘,亿的票房。

这也证明了好莱坞影片在国内的号召力,尽管近年来国产电影大举崛起,呈现出分庭抗礼的气势,但是想要实现超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想再爱你一次》亿的票房屈居次席,这部国产青春爱情片的票房走势相当健康稳定,没有大爆但捞回成本实现盈利成为定局。

这也证明了该类型国产片拥有着相当广泛的观影人群,但潜在的危机不容低估,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表示对故事情节审美疲劳,如果后来者没有突破创新,估计很难再会有大量的观众买账。

排在第三位的正是星梦传媒出品的《追凶》,8270万的票房让李梦茹笑歪了嘴,因为这样的成绩已经超过了预期,而且现在就实现了盈利,在剩余的档期中赚到的是纯利了。

业界对《追凶》-亿之间,分成之后再扣除2000万的拍摄制作成本和500万的营销费用,起码能赚个一倍。

对于刚刚进入影视圈的星梦传媒而言,这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开端。

而尽管《追凶》票房成绩排在第三,观众口碑却是高居首位,分的评分碾压了前面两位,在圈内圈外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星梦传媒,投向了《追凶》的导演邵鸿晖,同时也投向了男女主角罗凯和莫蓝。

5月5日晚上,《电影周刊》在其官博上刊载了一篇《追凶》的影评。

“这是一部值得坐下来仔细观看的电影,一部认真的、不浮夸的、不矫揉造作的的好电影,也堪称是最近三年来,国产电影里面的良心之作…”

这篇影评的作者叫做“摆渡人”,他是《电影周刊》的特邀专栏作者,职业影评人,而且还是国内最高电影奖项——金穗奖的评委团成员之一,在圈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虽然说如今是人人都可以当影评人的时代,职业影评人的影评对普通观众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是在圈内,像“摆渡人”这样的影评人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电影评奖的风向。

“摆渡人”对《追凶》的评价相当高,甚至用上了“良心之作”的言辞,不单单只是因为这部电影的质量确实过硬,更是因为这几年来国产电影的浮躁让很多电影人忧心忡忡。

居安思危,尽管现在国产电影发展迅猛,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票房记录被不断打破,形势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其中蕴含的问题不容低估。

大投入大制作,大特效大明星,影视公司和投资商将数以亿计的金钱砸入进去,大手笔购买ip资源,高片酬邀请流量明星,在市场上拼命捞快钱。

行业的风气越来越浮躁,没有多少人愿意耐下心来打磨剧本认真拍摄制作,全靠ip和流量明星的影响力大肆炒作。

这样的做法收效很快,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很少有人关注那些失败者,进而忽略了市场潮流里深藏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