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选港口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4320 字 2024-04-20

一名部下开口说道。

“不妥,现在港口还没有用完,不用一下子建造这么大的港口,而且,这个地方虽然地盘足够大,但水太浅了,建造港口的成本实在太大了,从亚丁城筹集这么多钱,怕是不容易啊!强行摊派很多钱会让亚丁城的商人不满的,向朝廷要钱也是不妥,倒不如选择地形最好的港口,建设的成本比较小,可以轻易获得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又一名部下说道。

“这个地方是很好,但距离亚丁城原有的港口有些偏远了,这要是建成了,那就不是亚丁城的港口了,而仅仅就是一个港口罢了,对繁荣亚丁城的商业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还是选择原有港口附近的这一处比较合理,这样的话,可以稍微扩大一下城墙,让新港口与原有港口处在同一个城池里,这样才最符合当前的利益,至于其余各处,待以后商业发展更快,亚丁城容纳不下之后,再在那个地方新建一座城池,与亚丁城形成姊妹城。”

又一名部下提出不同的意见。

李安听完几位部下的回答,仔细的思索了好久,最终觉得还是最后一位属下说的有道理,既然附近只有亚丁城一个城池,新建港口就必须尽可能的靠近亚丁城,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靠近城池也便于从亚丁城调集建设所需的物资,能够更好更快的把港口给建设完成,成本也可以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就这样吧!还是选择最靠近亚丁城港口的位置吧!这样也便于管理,你们分头下去安排,尽快招募工匠,最好马上开始建设,快去吧!”

李安开口安排道。

几名部下闻令,分头前去准备,建设港口要花费不少钱,但李安手里有很多钱财,一路上抢夺海盗和做生意获得的资金还有好多结余,足够支撑目前的建设规模了,而之后接手亚丁城之后,很快就能获得很大的各种税赋收入,足以弥补建设港口的支出。

而在港口建设完成之后,大唐船队也可以前往新港口,从而为旧港口腾出更大的商业空间,进一步促进商业的繁荣。

在呼罗珊王城之中,新上任不久的哈里发曼苏尔,心情非常的糟糕,甚至,都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他为了坐稳江山,派遣艾布统领几乎全部的精锐兵马,去北部围剿阿卜杜拉,但却没有想到,西南方向的奥斯曼和阿尔提克突然联手发难,一口气吞了阿波斯王朝的十几座城池,而且,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向北推进,按照目前的推进速度,很快就能够占领整个半岛。

而曼苏尔在半岛部署的兵马很少,总共还不到三万人,其中,最精锐的一万呼罗珊骑兵,已经灰飞烟灭了,剩下的兵马都分散驻守在各个城池,而且,都不是什么精锐兵马,很难抵挡奥斯曼和阿尔提克的联军,而最让曼苏尔恐惧的事情,是这二人的背后,居然有大唐帝国的支持,如此,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曼苏尔现在手里根本没有多少兵力,因为兵马都调给艾布了,主力大军全部在北方,他仅有的几万人马是留保卫呼罗珊和王城的,是绝对不能轻易调走的,否则,一旦失去呼罗珊,情况就会更加的糟糕。

“艾布是什么情况,还没有攻下阿卜杜拉的老巢吗?”

曼苏尔气急败坏的吼道。

“哈里发,前线传回消息,说阿卜杜拉龟缩在老巢不出来,里面足有半年的余粮,全力攻打损失太大,艾布将军已经放弃攻打,采取围困的策略,只要围困半年,阿卜杜拉就会被饿死,我们可不战而胜。”

身边的部下说道。

曼苏尔怒道:“半年时间,我哪有半年时间给他,奥斯曼和阿尔提克这两个混蛋,得到了大唐的背后支持,已经在南部造反了,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把富饶的半岛全部占据,甚至进逼呼罗珊,不能再等了,必须让艾布尽快回军,先灭了南方的奥斯曼和阿尔提克,阿卜杜拉就让他多活一段时日吧!”

很显然,曼苏尔已经是无可奈何了,除了调回艾布和主力大军,他别无选择。

最上层的船舱很大,里面堆积了大量的半成品和成品,每一位工匠的身旁都堆放着大量的小木杆和铁箭头,身前的小几上是粘胶。

他们坐在小凳子上,左右拿小箭头,右手拿小木棒涂抹粘胶,然后粘在小箭头上,确定牢固之后,便将整个箭矢放在右边的空几案上。

当空几案上有足够数量的成品箭矢之后,会有专门的工匠负责收集,并统一放在船舱的晾晒架上,等待晾晒完成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这一层的工匠数量是可控的,需要多少就可以有多少,临时招募的工匠很快就能胜任,毕竟,这种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实在是太简单了。

前面几个工序也没有什么难度,只要前线需要箭矢,再增加十倍的产量都是小意思,多增加一些工匠就能搞定。

船舱的货架很多,上面摆放着密密麻麻的成品箭矢,目前还处在晾晒阶段,只要箭头完全凝固,他们就会会收拢起来,并按照五十支一捆的规模进行包装,也就是用绳子扎起来。

之后,每二十捆会装在一个木箱子里,从而便于运输,将这些箭矢顺利的运输到前线,交给奥斯曼和阿尔提克的部队。

至于为什么要把箭矢站在木箱内,自然是为了保存了,箭矢露天放置很容易损坏,细木条能有多结实,同时,粘胶也害怕阳光照射,害怕雨水侵蚀,用木箱保护才能更好的保护这些箭矢,让他们能够正常使用。

正在晾晒的箭矢有很多,完全晾晒好的箭矢也有很多,他们被捆在一起,摞了很高的高度,负责生产木箱的军工船在另外一条上,很多工匠忙着将做好的木箱送过来,然后,装入二十捆箭矢,然后搬运到出货区储存。

李安需要亲自检验箭矢的质量,这样才能更放心一些,他拿起一捆箭矢,轻轻解开绳子,一根一根的拿在手里检查。

“不错,做的很好,全部都合格,哈哈哈!”

李安高兴的笑了笑,对工匠们的干活质量非常的满意,随便检查一捆都能全部合格,这说明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合格的,合格率接近百分之百。

“李侍郎,军工船现在还没有达到最高产量,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提高十倍的产量,一日生产几十万箭矢也不是难事。”

部下自豪的汇报。

李安满意的点头道:“好,非常好,你们能维持如此高的产量,我就放心了,奥斯曼和阿尔提克很快就要面临扩军,对武器的需求量非常高,尤其是箭矢这种高消耗的武器,更是有极高的需求量,先维持目前的产量,只要需要的话,随时准备扩大产量。”

“是,属下明白。”

部下开口应道。

目前生产的箭矢,九成都是连弩需要的箭矢,一是因为连弩消耗箭矢比较快,另一方面,也只有大唐有制造连弩矢的经验和能力,如果让奥斯曼和阿尔提克生产连弩矢,他们是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的。

普通的箭矢也生产了很多,以更好的支援奥斯曼和阿尔提克,反正是要付钱的。

另外,长矛的矛头制造了很多,而且,都是比奥斯曼和阿尔提克他们所拥有的长毛头先进很多的长毛头,毕竟,大唐的金属冶炼技术是这些小国所不能比拟的,大唐冶炼出来的金属更加的坚固和耐用,战场损坏的几率比他们自己生产的武器要低很多。

至于长矛杆这种东西,就是木料制造的罢了,大唐为了运输方便,就不为他们提供了,他们自己应该能够很容易的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