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交替的时候,苏丰道会亲自写信给苏青芷交待她要注意的事项。
林望舒有一次无意当中翻到苏丰道的信,只觉得牙齿都快酸掉了,这是多担心他照顾不周全苏青芷,每一季写来的信内容都差不多。
苏青芷听了林望舒的话,她笑了起来,说:“自小到大,我哥哥都是这样的关心我。
我啊,现在是能享受一年算一年,等到将来有侄女的时候,只怕我想要哥哥这种关心,他都没有多大的心思理会我。”
林望舒顿时明白为何赵氏在给苏青芷的信里面,为何一再表明想要生一个女儿的心思。
赵氏那是想生女儿啊?她是想着有女儿之后,苏丰道总不能再如往日那般那样的顾念一个嫁出去多年的妹妹了吧。
苏青芷是一样的关心苏丰道,但是她是绝对不会抢了赵氏关心夫婿的活计。
前一次,林望景从南方带来的布料,苏青芷特意挑选了许多样布料直接交人托运去苏家,内里自然有特别合适苏丰道的布料。
后来赵氏还特意写信来问苏青芷,那几块布料是她想给苏丰道做衣裳用的?
苏青芷当时就回信过去说,有关哥哥的事情,自然是由嫂嫂全权做主。
苏青芷不知道她的信写过去之后,赵氏特意拿去给苏丰道看,笑着跟他说:“妹妹可是说了,你的事情,我全权做主。”
苏丰道接过信看了看,他自然看得出来这对姑嫂之间的好交情。
他心里也多少明白一些赵氏的心思,他庆幸赵氏是他的妻子,就是心里有些泛着酸意,也不会来无理取闹。
他笑着打趣顺带解释说:“芷儿未嫁之前,我照顾她,比她照顾我来得周全。
她天生就不是一个细致的人,好在,她对我还是有心,会时不时的要管事多瞧着我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事情。
她那个时候就常与我说,她日后的嫂嫂,一定能体贴入微的照顾我。
我有心粗的妹子,就会有心思的好妻子。她还跟我说,别因为嫂嫂心思,我就不懂得去照顾她的好嫂嫂。”
苏青芷无心改变王喜儿对那个阶层的认知,有时候,对本分的人来说,无知并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面,能够限制了人的本心里面,那种对好生活的一种的奢望。
人,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却野望不能实现的事情,那还不如王喜儿这般的认知,对那种生活有一种天然的排拒心。
苏青芷和王喜儿有一种天然的投契,两人大约在许多事情上面,她们很有共同的认知点。
王喜儿接连见识刘氏好客的姿态之后,她想着苏青芷这种随心行事,都暗自有些为她着急起来。
她跟苏青芷说:“苏九,我在安南城里最佩服的就是我的母亲,她是什么样的人,都愿意好好去相处的人。
我第二佩服的就是你家三嫂,你瞧一瞧,她才来多久的时候,就把你这个宅子里好好的热闹了一些日子。
苏九,你三嫂为人不错,你闲着的时候,要跟她好好的学一学。”
苏青芷明白王喜儿的好心,只是她要是真的去跟刘氏学,只怕学到最后的结果是东施效颦。
人,各有长处。
苏青芷曾经担心过,将来无法在内宅的事物里帮衬到林望舒。
他们夫妻情深之后,她把担心坦白的说给林望舒听。
林望舒听后深思片刻说:“我娶你之前,就差不多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品性。
我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得通透,我的仕途,如果要靠家里的女人来扶持,只怕是好好坏坏都会由着女人来成就。
我的仕途,我可以靠我自己来就成就,我那样会有成功的感受。
再说,你或许不是长袖善舞之人,可你也不是那种不知事的女人。
你在安南城短短的日子里,你一样交下王夫人这样的朋友。
朋友不是以多来分,而是以实在交情来区别,这一点上面,你已经帮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