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章 敌我之间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5517 字 10个月前

张纮轻笑道:“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

“有事?”

张纮点点头,抬头看了一眼飞庐上孙策的座舱。座舱的窗帘拉开了,里面有灯光,却不怎么亮。见张纮抬头,郭嘉也抬头看了一眼,笑道:“与将军有关?”

“当然。”张纮说道:“关于正名的事。”

郭嘉走到张纮身边,负手看着江面。他想起荀攸的话,嘴角不由得挑起浅笑。正名二字看起来轻松,实际上极为麻烦,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我能帮什么忙,先生尽管直言。”

“你对我说说荀文若这个人吧。”张纮也转过身,不紧不慢地说道:“杨文先只是试探,真正能做决定的人还是天子和荀文若。我这几天仔细想了想,发现我有点不认识他了。我不知道他会如何反应,是答应,还是拒绝,又或是待价而沽?如果是待价而沽,他可能在什么样的价?”

郭嘉权衡了片刻,仔细考虑了张纮的疑问,却发现自己似乎也给不了张纮明确的答案。自从初平三年在邺城分别,他和荀彧有三年多时间没见面了。这三年时间里,荀彧在长安辅佐天子,推行新政,起起落落,现在终于取代了王允,成为朝廷重臣,与天子亦师亦臣,有着常人难及的亲密关系。尤其是纳弘农王妃唐氏为妾这件事,根本不像是他了解的荀彧做得出来的。

荀彧变化太大了,让人不敢相信。

郭嘉沉吟了良久。“先生,我可以和你讲讲我认识的荀文若,至于现在的荀文若是不是我认识的荀文若,我不能断言。真要论起来,与他见面最近的人不是我,而是先生。”

张纮点点头。“无妨,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最好是他幼年的经历。三岁看长,七岁看老,人不管学识才智如何,其行事准则大多和少年有关。知道他的过去,就隐约能知道他的后来,纵有出入也不会太大。”

郭嘉笑笑。“先生说得有理。这么说来,我更要仔细回忆一下了。文若长我七岁,我记事的时候,他已经十几岁了,再往前的事,我也是听说,很多事未必靠得住,比如那传得甚广的德星会聚便是谣传,想来毋须我说明,先生也能看破。”

张纮无声地笑了,点点头。颍川离洛阳近,士人也多,对如何扬名有很多研究,互相提掖就是一个常见的手法。荀家最近几十年声名鹊起,一是因为荀家的确出了不少人才,二是荀家是炒作高手,即使在在颍川这个士人群体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尤其是和李膺、陈寔之间的互动最为高明。

郭嘉说的德星会聚就是其中一,说的是陈寔去拜记荀淑的事,说得有鼻子有眼,但仔细推敲就知道这件事不靠谱,其中最大的破绽就是荀彧出生时,荀淑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他根本没机会见到荀彧这个人中龙凤的孙子。这件事的起源如何,没有几个人清楚,但荀彧无疑是受益者。在陈寔和荀淑两位大名士的加持下,他因为母亲出自唐氏的污点因此被人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荀彧把未成年的女儿许给陈群,也许就有报恩的意思。

这样的话,郭嘉当然不能说得太明白。即使是敌我双方,在背后说人阴私也是不合适的。有了这个理由,郭嘉想说什么,不想说什么,张纮都不能勉强。

得到了张纮的认可,郭嘉讲起了荀彧的传闻、轶事。他虽然和荀彧是同郡,私交也很好,但他对荀彧年轻时的事了解得并不多,很多都是传闻,是真是假,有的能说得清,比如德星会聚的轶闻,有的就说不清,比如荀彧体有异香的事。有人说他是天生的,有人说他是服了仙人所赐的丹药,哪个是真的,只有荀彧自己知道。

“文若的确可能修行过。我这么说有两个理由:首先他精力过人,记性也好,平时很少看到他读书,但经史他都很熟,尤其易经。其次就说到这易经了。荀家家传易学,由神君起,三世研易。荀氏的父辈出任二千石的不少,通权变是荀家的一大特征。”

“荀家的易学,你接触过吗?”

郭嘉很尴尬。“我经学是半桶水,只知道荀氏易学源自费氏易,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

张纮笑道:“看来在易这门学问上,你我差不多。没关系,仲翔是易学大家,回头问问他这费氏易有什么与众不同。”

郭嘉松了一口气,有点庆幸遇到的是张纮,不是虞翻,虞翻说话绝对不会这么谦虚。他接着往下说。说完了荀彧的轶闻,便说了他与荀彧的交往。他与荀彧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仔细数数,也就是两三年时间,但他们很谈得来。在邺城的时候,因为要不要离开袁绍的事,他还专门和荀彧请教过。

有了真实见闻,郭嘉的描述变得详细起来,与荀彧见面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张纮听得很认真,偶尔会问一两句,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不知不觉,郭嘉便说了很多,等他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嘴巴有点干。

“多谢奉孝。”张纮说道:“依你之见,荀文若能让步到什么程度?”

郭嘉咽了两口唾沫,润润嗓子,很认真的想了想。“我不知道。”他转头看着张纮。“先生,他虽然和唐氏是外亲,但唐氏毕竟是弘农王妃,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肯定和天子有关系。至于是天子为了笼络他,还是他为了取信于天子,这件事就说不清了。就事实而言,这已经不是我熟悉的荀文若能够做得出来的事。如果一定要我做个判断,我觉得除了废立,没有什么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件事的关键可能不在他是否同意,而是他能否压制住反对的声音。”

张纮沉默片刻,说道:“所以就这件事而言,我们和他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反而会共同的阻碍。”

郭嘉想了想,用力的点点头。“我赞同先生的这个判断。”

“谁说天没黑?”孙策一跃下床,“哗啦”一下拉起窗帘,转身抱起麋兰回到床上,掀起被子,将两人裹住,眼前一片漆黑,只听到麋兰低低的惊呼声。

“看,是不是天黑了?”孙策低声笑道。

“将军这是自欺欺人呢。”麋兰吃吃地笑着,却不挣扎,温顺地靠了孙策怀中。“等会儿尹姊姊进来,看你怎么说。”

孙策还没回答,尹姁推门而入,见舱内昏暗,有些惊讶。“天怎么黑了?”

“看看,她也说天黑了。”孙策得意地笑道。

麋兰忍不住笑出声来。尹姁定了定神,又听到笑声,转头看了过来,见床上的被子鼓起一团,不禁红了脸,笑道:“你们还真是,我去拿个文稿,你们就……”

麋兰面红耳赤,捂着脸,不敢出声。

“嘘——”孙策掀起被子一角,冲着尹姁做了个手势。“阿姁,过来,快过来。”

尹姁不明所以,定了定神,循着声,犹犹豫豫地走到跟前,孙策伸手揽着她的腰,将她也抱了上来。尹姁惊呼一声,伸手一摸,却发现麋兰连外衣都没脱,不禁笑道:“你们做什么呢,学小孩儿躲猫猫?”

麋兰委屈的抱怨道:“都怪将军,姊姊刚走,他就把我掳过来了,就像我是他的敌人一般。”

尹姁掩着嘴笑了起来。“你可不就是他的敌人么,哦,不对,你是他的俘虏,要不然怎么会总是说不是对手……”

麋兰猛地坐起,急声道:“姊姊……”

尹姁意识到了失言,连忙掩着嘴,笑道:“哦,不说,不说。”

听着麋兰和尹姁说笑打闹,孙策大致猜到了她们在说什么,忍不住笑道:“别说了,权姊姊不在,你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手下败将。既然自认不敌,还不束手就缚,袒衣以见?”

“哼,谁说权姊姊不在,我们就胜不了你?阿兰,我们今天就联手斗他一回,看看谁才是乌合之众。”尹姁斗志昂扬,起身下床,走到舱门口,大声吩咐道:“将军累了,要休息一会儿,没什么重要的事暂时不要通报。站得远些,不要扰了将军休息。”

“喏!”当值的郭武应了一声,出舱去了。

听到外面卫士撤离的脚步声,再看着尹姁关上舱门,雄赳赳气昂昂的脱了外衣,踢了鞋,又爬上船来,不由分说地去脱麋兰的衣裤。孙策忍不住笑道:“阿姁有虎气,不愧是讲武堂尹公的孙女。”

“那你可得小心点。”尹姁斜了孙策一眼,忍着笑,解开衣带,松开亵衣,拉过被子,将三人盖住。孙策张开双臂,一手搂着一个,摆出一副大将临阵的威风,沉声喝道:“二位,谁先来?”

“将军骁勇,单打独斗自问不是对手,我们就一起上了。”尹姁就像临阵指挥的大将,分配任务。“阿兰,我先来试试将军的武艺,你准备接应。”探身过来,抱着孙策的脖子,笑嘻嘻地说道:“将军,先比比口才?”

孙策还没来得及说话,尹姁就贴了上来,伸出灵巧的舌头,在孙策唇上挑了两下。孙策张开嘴,将她的舌尖迎入口中。尹姁得意的轻笑道:“将军的阵势不够稳固,一击即破啊。”

“你不懂,我是诱敌深入。”孙策含糊的笑着,大手沿着尹姁光滑的背脊滑了下去,经过山谷,又攀上山丘。他常年练武,手指结实有力,指端有茧,划过皮肤,激起一阵酥麻,尹姁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连舌头都忘了动,身体绷紧,两条腿不由自主的夹起了孙策。

虽然被子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但近在咫尺,耳鬓厮磨,即使是最轻微的声音也听得清清楚楚。听得尹姁气息急促,麋兰轻笑道:“姊姊莫慌,我来助你。”伸出纤纤细指,扫过孙策肋下。肋下是人的要害之处,即使孙策常年坚持习武,肌肉结实,被人触摸此处依然会异样,且麋兰似抚似扫,既用指尖,又有指甲,感觉若有若无,说轻不轻,说重不重,让人欲罢不能。

“哟,兰儿好手法,这是哪儿学来的?”

“兰儿好,我就不好么?”尹姁也伸出手,指尖轻扫过孙策结实的胸膛,修剪得整齐的指甲划过皮肤,微痛过后一阵酥麻,激得孙策轻叫出声。见孙策反应强烈,尹姁非常得意,抬起头,眉梢斜挑。“我这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怎么样?”

“好!”孙策赞了一句,随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阿姁,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些文绉绉的词了?”

尹姁下意识的捂着眼,瞪圆了眼睛,眼珠转了转,正想着如何解释,麋兰适时补位,轻咬孙策的嘴唇,堵住了孙策的嘴。孙策想躲,嘴唇一动,却被麋兰的香舌抢入门户,满口甜蜜,再也无暇追问。尹姁拍手道:“妹妹做得好,今天我们姊妹携手,一定要杀他一个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俯下身来,双手如弹琴一般在孙策肋下轻拨,走走停停,忽分忽合,曲曲折折,奔要害而去。

……